李成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黄泥河林业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原麝生境选择影响因子的研究概况被引量:8
- 2014年
- 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生境选择的有关资料为参考,对植被类型、食物、水源、人为干扰、气候五类主要影响原麝生境选择的生态因子加以分析,探讨原麝生境选择的生态机制,为合理保护原麝种群奠定基础。
- 张冬冬朱洪强姜春艳李成张晓东刘存发曲德晶郭慧
- 关键词:原麝生境选择
- 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原麝冬季栖息地的选择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对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内原麝冬季栖息地的选择策略进行研究,为原麝栖息地保护及其种群恢复提供依据。【方法】2011-11-2012-01,采用机械布点随机设置样线法,调查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内63个原麝利用样方和109个对照样方,首先运用Bailey’s置信区间法分析坡向、坡位、植被类型、石砬子等4个名词型变量;然后运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mov检验方法及非参数检验中的2个独立样本Mann-Whitey U检验,分析海拔、坡度、隐蔽级、郁闭度、灌丛盖度、食物丰富度、距人为干扰距离、雪深、倒木等9个数量型变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了13个因子在原麝冬季栖息地选择中的影响。【结果】Bailey’s置信区间法分析表明,原麝冬季喜欢栖息在有石砬子的阳坡中坡位的针阔混交林中活动;9个数量型变量的原始数据不遵从正态分布(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除距人为干扰距离外的其他8个数量型因子在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合置信区间分析结果认为,原麝冬季喜欢在相对海拔、隐蔽级、郁闭度都较高,灌丛盖度较高、坡度陡、雪浅且有倒木、食物丰富的栖息地活动;对这13类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与上述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原麝冬季喜欢在相对海拔、隐蔽级、郁闭度都较高,食物丰富、灌丛盖度较高、坡度陡、雪浅且有倒木和石砬子的阳坡中上坡位的针阔混交林中栖息。
- 张冬冬朱洪强葛志勇常素慧李成张晓东
- 关键词:原麝栖息地
- 黄泥河自然保护区狍冬季栖息地选择被引量:12
- 2012年
- 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对狍冬季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设置了47条样线,调查了109个狍利用样方和109个对照样方,测定了海拔、坡度、坡向、坡位、隐蔽级、郁闭度、食物丰富度、灌丛盖度、树胸径、人为干扰距离、林型、裸岩、雪深、倒木和针叶树15类栖息地因子。Baileys法和Mann-WhiteyU检验表明: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冬季,狍喜欢在坡度平缓、平均海拔602m,位于阳坡或半阴半阳坡的中坡位上雪被较浅,食物丰富度、灌丛盖度和隐蔽级都较高的针阔混交林生境中活动,对倒木因子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避开选择阴坡、裸岩和针叶林生境。在主成分分析中,前5个主成分中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8.6%,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30.8%,主要反映利用样方的林型、海拔和隐蔽级的影响,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6.5%,主要反映利用样方的食物丰富度和灌丛盖度影响。
- 葛志勇朱洪强毛之夏张冬冬姜春艳李成张晓东王海军
- 关键词:栖息地选择
- 吉林省狍的种群数量及动态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2007年7月-2009年2月,在吉林省狍主要分区域东部长白山区,根据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长白山区的地形、地貌、林型等特征,结合走访调查,在狍的适栖面积内随机布设样带196条,每年冬季调研。对样带内狍的活动痕迹、实体进行综合分析,统计样带密度。然后用DPS 7.0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狍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狍在长白山区种群数量2007年约为(40200.43±2725.45)只、2008年约为(41084.09±2773.61)只,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分布面积扩大。同时提出对狍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 朱洪强毛之夏左璐雅陈迪葛志勇李成贾宝林秦伟平
- 关键词:种群动态
- 吉林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马鹿冬季栖息地选择被引量:3
- 2012年
- 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带法对马鹿冬季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设置了47条样带,调查了72个马鹿利用样方和109个对照样方。结果表明,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冬季马鹿喜欢选择针阔混交林、食物丰富度和灌丛盖度较高、中等坡度和隐蔽级、远离人为干扰源的生境,避开选择阴坡和针叶林。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揭示坡度、隐蔽级、食物丰富度、坡向、人为干扰距离和林型是影响马鹿栖息地选择的主导因子,灌丛盖度为次要因子。回归模型为:Z=-53.391+0.194×坡度+0.352×隐蔽级+0.5×食物丰富度-0.071×灌丛盖度+1.064×坡向(1)+6.11×坡向(2)+0.004×人为干扰距离+17.305×林型(1)+7.147×林型(2),选择利用概率P(z)=ez/(1+ez),模型正确预测率为94.5%。
- 朱洪强葛志勇毛之夏刘庚常素慧李成张晓东白玉刚
- 关键词:马鹿栖息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