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黎
-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银杏黄酮对哮喘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水平和气道重塑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对哮喘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水平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治疗组(2mg/d)和低剂量治疗组(0.5mg/d)四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采用卵蛋白(OVA)等致敏物构建大鼠哮喘模型。哮喘模型构建后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激发,其余三组采用吸入卵蛋白等激发,银杏黄酮治疗组在激发前30min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银杏黄酮溶液。哮喘激发3周后,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测量支气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切片HIF-1α和VEGF的组织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部组织HIF-1α和VEGF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气道上皮完整,无明显改变,模型组和治疗组气道壁及平滑肌明显增厚,上皮中见黏膜脱落,且高剂量治疗组病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的支气管壁和平滑肌显著增厚(P<0.05),但高剂量治疗组增厚程度显著小于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中HIF-1α和VEGF的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治疗组蛋白水平增加量显著低于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高剂量的银杏黄酮能够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的HIF-1α和VEGF的表达,影响组织平滑肌的增殖及支气管壁的增厚,干预气道重塑。
- 毛光宇巩建华关伟邱浩邱光钰骆黎何海玲
- 关键词:银杏黄酮哮喘缺氧诱导因子-1Α气道重塑
-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27例重度脓毒血症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情况,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platelet,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全身感染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30%(60/65)vs74.19%(46/62)](P<0.05);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86±3.12)ng/L vs(61.85±5.67)ng/L,(24.16±5.80)ng/L vs(51.79±10.73)ng/L,(85.16±11.10)g/L vs(116.98±13.67 g/L)](P<0.05);PLT、FIB显著高于对照组[(122.56±19.42)×109L-1 vs(88.64±13.51)×109L-1,(3.06±0.61)g/L vs(2.48±0.52)g/L](P<0.05);PT、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98±3.21)s vs(16.30±3.26)s,(39.75±4.26)s vs(42.95±5.08)s](P<0.05);APACHEⅡ、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98±2.41)分vs(15.87±3.05)分,(4.29±1.40)分vs(5.98±1.62)分](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表达,调节凝血功能紊乱,改善预后,安全可靠。
- 骆黎毛光宇何海玲
- 关键词:乌司他丁炎性因子凝血功能
- 控制高血糖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疗效的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其炎症因子、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79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血糖强化控制组40例,血糖控制于4.4~6.1mmol/L之间;普通控制组39例,血糖控制于6.1~10mmol/L之间。比较2组血清IL-6、TNF-α、胆碱酯酶水平,肝、肾功能损害,休克、低血糖等并发症,呼吸机使用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及病死率。结果:血糖强化控制组与普通控制组比较,IL-6、TNF-α水平较低(P<0.05);呼吸机使用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低于普通控制组,但低血糖发生率高于普通控制组(均P<0.05);2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血糖强化控制组虽然炎症因子水平低,呼吸机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但低血糖发生率较高,重度AOPP患者血糖控制的切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 骆黎李艳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中毒血糖IL-6TNF-Α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