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进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气量法与差减法测定岩石中碳酸盐含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为探讨气量法与差减法对于岩石中碳酸盐含量(以碳酸钙计)测定的差异性,从实验条件、方法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和显著性检验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量法对于测试环境的温度-压力要求较为严格,环境温度每变化1℃,样品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会有0.34%的差异;大气压力每变化100 Pa,碳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会有0.10%的差异,所以气量法需要在温度-压力恒定的条件下进行。而温度-压力的变化对差减法的测定结果基本无影响。气量法的检出限为0.02%低于差减法的检出限0.04%,2种方法分别平行测定碳酸盐含量低、中、高的岩石样品6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两种方法的精密度良好。对不同类型的岩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进行测量,气量法与差减法测定碳酸盐含量的结果均落在参考值的不确定度范围之内,表明2种方法的准确度满足要求。采用t检验进行不同方法的显著性检验分析,2种方法计算出的t值均小于t检验临界值2.228,表明在置信度为95%的条件下,气量法与差减法对于岩石中碳酸盐含量的测量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气量法对于岩石样品的称样量较大,为0.5~10 g,远高于差减法的称样量0.2 g。为此,提出2种测定方法均可准确精密地测定岩石中的碳酸盐含量,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少量零散的样品优先选择气量法进行测量,大批量样品检测选择差减法更有优势。
- 李博文刘高辉袁健孙进
- 关键词:碳酸盐
- 高温红外吸收法测定核纯级碳化硼中总碳的方法研究
- 2025年
- 建立高温红外吸收法测定核纯级碳化硼中总碳的方法,重点探讨测试温度、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的选择和助熔剂覆盖方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确定实验的最佳条件;并对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和定量限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测试温度为1400℃,既保证总碳得到释放同时延长仪器使用寿命;最佳称样量介于20~30 mg之间;锡粒的助熔效果最好,碳化硼中碳释放效率最高;对助熔剂的覆盖方式进行探究,0.4 g锡粒+碳化硼+0.6 g锡粒的覆盖方式为最佳,碳化硼中碳得到全部释放。高温红外吸收法测定核纯级碳化硼中总碳的方法准确度高,碳化硼标准物质的测量结果均在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该方法精密度良好,重复测定结果的RSD均<1.5%;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9%,该方法简单、快速,满足核纯级碳化硼中总碳测量的需求。
- 李博文刘高辉袁建孙进
- 关键词:碳化硼总碳
- 超低稀释比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铀矿石中主次量元素
- 2024年
- 铀矿属于国家战略性矿产,目前对铀矿石的分析以化学法为主,方法成熟,标准化程度高,但操作复杂,步骤繁琐。而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分析,样品用量大,无法用于极少量样品分析。选用四硼酸锂和偏硼酸锂混合熔剂,与样品以100∶1的超低稀释比熔融制样,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铀矿石中Si、Al、Fe、Ca、Mg、K和U等元素。采用多个铀矿石标准物质和人工配制的工作标准制作标准曲线,理论α系数及康普顿散射内标法校正元素间的吸收增强效应,讨论了样片厚度对于样品测量的影响。方法精密度(RSD,n=10)介于0.7%~3.4%之间,且U元素方法检出限可低至15μg·g^(-1)。采用未参加回归的标准物质验证方法准确度,测量结果均在不确定度范围内。本方法通过选择有效的助熔剂和极低的稀释比,解决了X射线荧光法样品用量大,无法分析极少量样品的问题。
- 袁建孙进李博文王娅楠
- 关键词:铀矿石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
- 湖泊沉积物对磷的释放与吸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研究了洞庭湖和太湖沉积物磷的释放、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洞庭湖沉积物释磷量大于太湖,这与洞庭湖沉积物具有更多的铁结合态磷(Fe-P)、弱吸附态磷(Ads-P)和有机磷(Org-P)有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洞庭湖沉积物的最大吸附量与最大缓冲容量均大于太湖,平衡吸附系数小于太湖沉积物;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符合Elovich方程,且在12h内基本上达到动态平衡。
- 袁建夏晨光胡俊俊孙进
- 关键词:沉积物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