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桐桐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NFα及PC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潍坊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按照并发SBP情况分为两组,SBP组和非SBP组,分别行血清TNFα和PCT水平检测,同时行腹水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结果 SBP患者组血清TNFα和PCT水平明显高于非SBP患者组(均P<0.01),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SBP患者组血清TNFα和PCT的水平下降(均P<0.05)。结论血清TNFα和PCT的水平检测对SBP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一定价值。
- 张桐桐闫振武褚瑞海马存花张晴晴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肿瘤坏死因子Α
- 抗Hp治疗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血清肝功能、IL-8、IL-6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血清肝功能、IL-8、IL-6的影响。方法选择10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Hp药物(雷贝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林霉素,枸橼酸铋钾)。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停药4周后血清中ALT,AST,STB,IL-8,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肝功能、IL-6、IL-8水平均较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复查血清肝功能、IL-6、IL-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及IL-6,IL-8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p治疗可以降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血清中IL-8,IL-6水平,更好地保护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 马存花李群杨伟张桐桐
- 关键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IL-8IL-6抗HP治疗
- HBV感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清IL-12,IL-17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清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7(IL-17)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2例感染HBV患者分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无远处侵犯组和原发性肝癌远处侵犯组(包括门静脉侵犯)3组,同时以健康查体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不同组人群外周血清IL-12,IL-17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与对照组比较,IL-17增高,IL-12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两组之间比较,IL-17继续增高,IL-12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2,IL-17参与了HBV感染所致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及病情进展的过程,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 武林贾德兴袁杨曲孝阳张桐桐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