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帆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直流
  • 2篇暂态
  • 2篇直流输电
  • 2篇直流输电系统
  • 2篇输电
  • 2篇输电系统
  • 2篇紧急功率支援
  • 2篇功率
  • 2篇电系统
  • 1篇电压
  • 1篇短路
  • 1篇短路比
  • 1篇暂态过电压
  • 1篇暂态稳定
  • 1篇暂态稳定性
  • 1篇直流调制
  • 1篇直流系统
  • 1篇弱交流系统
  • 1篇阻抗
  • 1篇阻抗角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李兴源
  • 4篇张英敏
  • 4篇王鹏飞
  • 4篇樊帆
  • 3篇陈虎
  • 1篇赵睿
  • 1篇伍言

传媒

  • 2篇华东电力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直流输电系统临界短路比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直流系统与弱交流系统相连会出现一系列稳定问题,通常采用临界短路比(CSCR)作为准确评估交直流系统的交互影响的划分标准,在综述两种临界短路比计算方法(通过系统稳态特性方程求极值和通过IEEE工作组的定义公式)的基础上,仿真分析证明了两种计算方法的一致性,同时指出临界短路比不恒定为2。研究了临界短路比与换相电抗、熄弧角和交流系统等值阻抗角的关系,为评估系统强弱程度提出了更合理的划分值,具有更准确的指导意义。
王鹏飞张英敏陈虎李兴源樊帆伍言
关键词:直流系统弱交流系统系统稳定性
基于主导惯量中心的紧急功率支援方法
2012年
交直流并联系统中送端交流系统出现故障时,利用直流系统的过负荷能力进行紧急功率支援可缓解功率不平衡状况、提高暂态稳定性。介绍了以暂态过程中发电机组的动能增加为准来度量主要参与机组、形成"主导惯量中心"(DCOI)的紧急功率支援方法。直流线路连接的互联区域电网,暂态下区域电网主导惯量中心间的转速偏差能够保留系统重要的动态信息,用此集成紧急功率支援的控制信号,相比于传统的由本地信息构成的调制信号效果更优。在四川电网的仿真中表明:基于主导惯量的转速偏差能够保留系统重要的动态信息,用此集成紧急功率支援的控制信号,相比于传统的由本地信息构成的调制信号效果更优。在四川电网的仿真中表明:基于主导惯量中心的紧急功率支援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大扰动下暂态系统的稳定性。
樊帆张英敏李兴源王鹏飞
关键词:紧急功率支援
基于主导惯量中心的紧急功率支援综合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当交直流系统遭受大扰动,导致有功失衡而使系统稳定受到威胁时,利用直流系统的快速可控性进行紧急功率支援可缓解功率不平衡状况,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但如何选择紧急功率支援信号使调制效果达到最优仍需探索。直流线路连接的互联区域电网,暂态下区域电网主导惯量中心间的转速偏差能够保留系统重要的动态信息,集成紧急功率支援的控制信号,相比于传统的由本地信息构成的调制信号效果更优。以暂态过程中发电机组的动能增加为准来度量主要参与机组,形成'主导惯量中心'(the Dominant Center Of Inertia,DCOI),在主导惯量中心转速偏差为调制信号的基础上,结合功率提升/回降,形成一种紧急功率支援综合策略。在四川电网的仿真中表明:基于主导惯量中心的紧急功率支援方案可有效地提高大扰动下暂态系统的稳定性,结合功率提升/回降的紧急功率支援综合策略可进一步发挥直流调制维护系统暂态稳定的潜能。
樊帆张英敏李兴源陈虎王鹏飞
关键词:紧急功率支援暂态稳定性直流调制
基于阻抗角的交直流输电系统交互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短路比对交直流输电系统的交互影响分析只考虑了交流系统等值阻抗模值的大小,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系统稳定程度,需要考虑阻抗角对系统稳定裕度的影响。以单馈入和两馈入直流系统为基础,研究阻抗角和耦合阻抗角对直流系统输送功率极限的影响,并且在CIGER标准模型的基础上,保持系统短路比不变,研究阻抗角对受端交流系统暂态过电压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受端交流系统等值阻抗角较小时有利于提高直流系统输送功率极限,增大稳定裕度和提高最大直流功率,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系统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
张英敏王鹏飞李兴源陈虎赵睿樊帆
关键词:短路比阻抗角暂态过电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