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洁

作品数:40 被引量:280H指数:1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园林
  • 24篇风景园林
  • 7篇景观
  • 6篇绩效
  • 5篇雨水
  • 5篇绩效评价
  • 5篇教学
  • 5篇公园
  • 5篇城市
  • 4篇雨水管
  • 4篇雨水管理
  • 4篇水管
  • 3篇专业本科
  • 3篇课程
  • 3篇本科
  • 2篇园林专业
  • 2篇设计方法
  • 2篇设计过程
  • 2篇设计教学
  • 2篇水文

机构

  • 37篇同济大学
  • 4篇福州市规划设...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务院
  • 1篇住房和城乡建...
  • 1篇艾奕康环境规...
  • 1篇北京多义景观...
  • 1篇上海同济城市...
  • 1篇江苏中设集团...

作者

  • 37篇沈洁
  • 13篇金云峰
  • 5篇李瑞冬
  • 4篇陈静
  • 3篇沈洁
  • 2篇李涛
  • 2篇刘颂
  • 1篇董楠楠
  • 1篇刘滨谊
  • 1篇肖扬
  • 1篇周艳
  • 1篇王向荣
  • 1篇章明
  • 1篇杜伊
  • 1篇闫超

传媒

  • 15篇风景园林
  • 8篇中国园林
  • 4篇建筑与文化
  • 3篇中国城市林业
  • 2篇住宅科技
  • 2篇园林
  • 1篇时代建筑
  • 1篇西部人居环境...

年份

  • 6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7篇2019
  • 1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美社区花园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社区花园是城市优化绿色空间的良好途径之一,其在整合生产性景观和园艺种植的同时还能改善社区生态环境和人文品质。文章在梳理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提炼出北美社区花园提升公共空间活力的4种主要模式,即自然科普教育模式、定期百家餐会模式、同乡会模式和移动装置模式,并通过实地调研、理论分析,从规模、布局及功能作用等方面讨论了4种类型社区花园微更新模式对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和提升社区活力的适用性,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和社区环境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陈静纪丹雯胡倩倩董楠楠鞠辉沈洁
关键词:社区参与
基于地域原型的空间塑造设计方法——以同济大学“问源”广场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为寻找扎根场地的景观空间塑造设计方法,从"原型"理论出发,以同济大学"问源"广场为例,探究基于原型的设计方法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结合地域原型做出解读,试图使从"原型"出发的抽象设计原则具体化、具有实操性,从而在景观设计空间塑造的实际操作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金云峰李宣谕沈洁
关键词:设计方法设计实践
设计的三重逻辑——推演逻辑、建构逻辑与叙述逻辑
2024年
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设计需要定义并解决问题。从定义到解决问题这一系列决策的合理化论证,无不依赖于设计逻辑的引导与支撑。在充分理解设计过程中概念提出、方案生成、设计表达三个阶段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与此相应的推演、建构与叙述三重逻辑。推演逻辑明确了从问题到策略的基本路径,对场地的功能需求与概念特质作出回应,并产生模糊的空间结构;建构逻辑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化,进一步落实具体的形式;叙述逻辑作为设计表达的手段,回扣前序对设计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的系列论证,实现对信息的重构和高效传递。在此基础上通过4个设计方案展开示例,验证设计逻辑体系的普适性,以期提升其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沈洁高俊如林云杉章明
关键词:设计过程
基于景观绩效系列(LPS)的中美雨水管理绩效评价比较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面对中国如火如荼的海绵城市建设,如何评价其成效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但国内学术界目前对其建设成果评价的关注度并不高,且研究侧重数学评价模型的建立,对建设成果的实证评价较少。本文以美国风景园林基金会发布的65个已建成的、雨水景观绩效评价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项目类型、规模、效益组成比率、效益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限制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本研究将有助于补充和发展国内现有研究,在未来建立场地尺度的、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雨水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为海绵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方法和保障。
沈洁龙若愚陈静
关键词:风景园林雨水管理绩效评价
绿地系统规划精细化调控--居民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研究被引量:27
2018年
服务于居民日常游憩的绿地与人们社会生活联系愈加紧密,然而绿地布局在数量、布局结构上出现了一些不能满足需求等问题。由于绿地规模存量有限,试图探究如何利用绿地功能分级、分类、分片区来满足居民日常游憩,引导规划者更加关注规划的社会维度,关注居民的实际游憩行为活动,关注绿地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日常游憩型绿地的概念,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供居民日常游憩的绿地,包括居民使用率较高的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指导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层面,系统分析目前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在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方面的缺陷,结合服务面积比率等空间衡量指标,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规划导向,使绿地布局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日常游憩需求。
金云峰高一凡沈洁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布局
渐入遗忘 自动化、人工智能和建筑的未来被引量:1
2019年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在建筑学科中越来越受欢迎‘、但这种对最新和最先进技术的痴迷背后是否存在危险。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可能对建筑造成什么样的长期社会经济影响。自动化有可能取代建筑工地上的工人,那么人工智能会取代建筑师吗。建筑师倾向于将自己定位成高度原创、富有创造力、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人,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文章旨在对看似未意识到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对自身构成潜在社会经济威胁的学科提出警醒。
赵冰(译)沈洁闫超
关键词:人工智能创造力
生物多样性视角下城市闲置地的微更新探索——以临时社区花园为例被引量:23
2019年
生物多样性在城市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城市闲置地微更新的常见方式,临时社区花园能够带来很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优化绿色空间的良好途径之一。社区花园在改善闲置地生境质量的同时,也受到植被结构和管理维护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临时社区花园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了灵活的城市闲置地微更新方式在我国城市的适用性。
陈静纪丹雯肖扬沈洁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闲置地
黄浦江堤防工程景观化演变与型式特征
2023年
[目的]黄浦江的堤防工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演变特征,探究黄浦江堤防工程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过程和型式特征,对揭示防洪工程与城市环境变迁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浦江堤防修筑历史进程为主线,基于大量文献的阅读整理,梳理水情及治水方式变化对堤防型式演变过程的影响,探讨不同时期黄浦江堤防型式的具体表现。[结果]将黄浦江堤防型式发展总结为4个阶段:堤防工程的产生与发展时期(唐宋—元明)、堤防建设的承前启后时期(清末—民国)、堤防工程的现代化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20世纪末)、堤防建设的景观化发展时期(21世纪初至今)。[结论]梳理总结历代的防洪思想方略和工程实践建设发现:黄浦江的堤防建设总体呈现出综合化与景观化趋势。
沈洁沈洁
关键词:风景园林
景观设计思维的培养途径与教学探讨——从设计思维的特性谈起被引量:5
2018年
作为一门以落地性为特征的应用型学科,对学生规划设计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通过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规划设计思维与能力也成为了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从设计思维的特性出发,针对设计教学课程提出了一套控制方式和流程,并以同济大学本科三年级上学期的公园设计课程为例,对景观设计思维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展开了教学尝试。
沈洁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思维设计教学公园设计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计划改革探索——以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基于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风景园林专业发展的背景,以同济大学2018版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计划改革为例,探索了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计划改革的目标与目的、依据与原则以及采取的措施与途径。从人才培养目标转变、知识结构调整与设计、课程体系模块建构、学时与学程安排等方面,阐述了培养计划改革方案所具有的通识性、引领性、综合性与工程性等特点。
李瑞冬金云峰沈洁
关键词:风景园林本科教学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