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鑫
- 作品数:60 被引量:173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斑叶稠李叶绿体基因组及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斑叶稠李叶绿体基因组及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其中斑叶稠李叶绿体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将样品叶绿体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与斑叶稠李的叶绿体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当其相似指数达到99.9...
- 蒋冬月沈鑫
- 丁字樱叶绿体基因组及其应用
-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丁字樱的叶绿体基因组,并将其应用于丁字樱的系统发育研究中,解析了丁字樱在李属中的系统发育地位。本研究利用分子系统学和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通过丁字樱叶绿体基因组建立樱亚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在此基础上,利...
- 沈鑫蒋冬月柳新红
- 霞樱叶绿体基因组及其应用
-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霞樱的叶绿体基因组,并将其应用于霞樱的系统发育研究中,解析了霞樱在李属中的系统发育地位。本研究利用分子系统学和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通过叶绿体基因组建立樱亚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叶绿体全基...
- 沈鑫蒋冬月柳新红
- 迷迭香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和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为探究迷迭香叶片和花瓣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和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迷迭香叶片不同季节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其花瓣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进行采集,分析叶片和花瓣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迷迭香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共鉴定出43种,包括萜烯类、醇类、酮类和酯类等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化合物16种,醇类化合物9种,为迷迭香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萜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6月份达到最高,为82.40%;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迷迭香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的年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6月份检测到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最多,为30种;9月份检测到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最少,仅为22种。在6月份的日变化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在14:00达到高峰,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迷迭香花瓣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少于叶片,叶片和花瓣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均为萜烯类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分别占叶片、花瓣挥发物的65.32%和94.84%;且均以(1R)-(+)-α-蒎烯为主。迷迭香叶片和花瓣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作用。
- 蒋冬月陈雅静李永红李因刚沈鑫
- 关键词:迷迭香叶片花瓣有机物日变化
- 毛竹林下套种三叶崖爬藤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2014 年在浙江省湖州市采用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1 年生扦插苗在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林下进行不同种植方式、不同竹林郁闭度和不同栽培基质对三叶崖爬藤生长发育及生长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毛竹林下套种的三叶崖爬藤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生长盛期集中在 5-7 月、10-11 月;毛竹林下种植三叶崖爬藤宜采用袋式栽培;适宜套种三叶崖爬藤的毛竹林最佳郁闭度为 0.6~0.8;适宜的栽培基质为腐殖质土或山壤土.
- 王利平朱炜沈泉沈鑫李琴王波
- 关键词:毛竹林套种郁闭度生长量
- 一种典型樱亚属植物扦插容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典型樱亚属植物扦插容器,其包括容器本体和分隔板;容器本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其顶部为倾斜状,且较高一侧开设有用于悬挂的挂孔,容器本体的侧壁上沿纵向方向标注有刻度值,并且在横向方向开设有至少2排交错分布的透...
- 蒋冬月沈鑫柳新红李因刚 沈凤强 陈雅静
- 四十一份樱花品种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以41份樱花品种资源为试材,选取12个数量性状及30个质量性状进行调查测定;通过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樱花品种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樱花新品种选育及品种资源鉴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2个数量性状中,叶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为9.35%,总花梗长度变异系数最大为64.20%;花瓣长与花瓣宽和花径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9和0.863(P<0.01)。30个质量性状的信息指数H和遗传多样性指数D变化范围分别为0~1.41和0~0.71。R型聚类分析将42个表型性状在欧式距离约为21时分为3类,每一类各性状间相关性较强;Q型聚类分析将41份樱花在欧式距离约为24时分为3类,第Ⅰ类可用于选育花瓣多、花径大及颜色丰富的品种;第Ⅱ类可用于选育枝条下垂的品种;第Ⅲ类可用于选育单瓣且花期早的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6.43%,主要反映花径、花梗粗度、开花期、花型、花瓣数、花瓣长及花瓣宽等性状,基于前2个主成分值的样品散点图结果,可以选取以上这些性状进行相关评价,进而提高樱花资源的鉴定评价效率。
- 孙泽硕李永华柳新红沈鑫李因刚蒋冬月
- 关键词:樱花表型性状
- 山白樱叶绿体基因组及其应用
-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山白樱的叶绿体基因组,并将其应用于山白樱的系统发育研究中,解析了山白樱在李属中的系统发育地位。本研究利用分子系统学和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通过山白樱叶绿体基因组建立樱亚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在此基础上,利...
- 蒋冬月沈鑫李因刚
- 基于固相微萃取技术探究花叶艳山姜的挥发性成分及变化规律被引量:5
- 2018年
- 为探究花叶艳山姜叶片和花瓣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及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叶艳山姜叶片不同季节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其花瓣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进行采集,分析叶片和花瓣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及叶片在不同时期挥发性有机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季节的变化,花叶艳山姜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不同;6月份达到最多,为22种,3月份检测到的种类最少,仅为6月份的二分之一。在6月份的日变化检测中,挥发物种类在12:00达到高峰,其中以萜烯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花叶艳山姜花瓣所含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要明显多于叶片,且挥发物中大部分物质的相对含量均高于叶片。花叶艳山姜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β-月桂烯、莰烯、右旋樟脑、桉树醇等,它们大部分具有保健和药用功效。因此,花叶艳山姜是营造生态型、保健型芳香植物景观的优良材料。
- 沈鑫陈艳敏李永红蒋冬月
- 关键词:花叶艳山姜挥发性有机物日变化
- 套种棘托竹荪对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磷脂脂肪酸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对套种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磷脂脂肪酸特性及其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套种林分毛竹林套种棘托竹荪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土壤p H值提高了4.97%;显著提高了全氮、速效氮、全磷的含量,增加了钾的活性(P<0.05);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套种显著提高了土壤总PLFA、细菌和真菌的含量(P<0.05),细菌/真菌比值有所下降;脲酶、蔗糖酶、蛋白酶、氧化氢酶、磷酸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分别比未套种提高了58.33%、50.00%、21.43%、19.12%、5.43%。
- 王波沈泉朱炜沈鑫李琴
- 关键词:毛竹棘托竹荪套种磷脂脂肪酸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