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病理
  • 1篇胸腹
  • 1篇胸腹水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隐血
  • 1篇隐血试验
  • 1篇通路
  • 1篇涂片
  • 1篇尿红
  • 1篇尿红细胞
  • 1篇尿隐血
  • 1篇尿隐血试验
  • 1篇缺氧
  • 1篇缺氧诱导
  • 1篇缺氧诱导因子
  • 1篇缺氧诱导因子...
  • 1篇肿瘤相关

机构

  • 7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包头医学院

作者

  • 7篇刘河
  • 5篇董永胜
  • 2篇刘田雨
  • 1篇方君
  • 1篇王艳秋
  • 1篇王培中
  • 1篇张敏
  • 1篇任家春

传媒

  • 7篇包头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39例合并子宫内膜癌情况的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AHE)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情况。方法:对我科存档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阅片、分析。结果:有35.8%的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患者合并有子宫内膜癌,且年龄多≥40岁。结论:对年龄≥40岁、诊刮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的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临床医生和患者应考虑到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合并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董永胜刘河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自噬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014年
自噬是细胞"自我消化"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进行消化降解,以满足"自我需求"。自噬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其机制相当复杂,涉及到包括p62、活性氧簇、Nrf2/Keap1通路以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一系列成分。本文针对自噬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概括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刘河张敏
关键词:自噬肝细胞性肝癌活性氧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提高病理诊断水平方法与对策
2014年
目的:培养正确无误的病理诊断能力。方法 :通过实践工作进行总结。结果:提高病理诊断水平需要多方面的学习。结论:除了广博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全面专深的实践经验外,还需要坚韧的敬业精神和辩证的思维方法。
董永胜王艳秋刘河
关键词:病理诊断
126例可疑肿瘤的胸腹水细胞学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恶性积液中恶性细胞的阳性检出率,通过观察胸腹水中的细胞成分,体会良恶性细胞的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临床送检的胸腹水常规涂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积液中可见到各种良、恶性细胞,其中恶性积液中恶性细胞的阳性检出率为62.9%,假阴性率为37.1%,总的准确率为70.3%。结论:恶性积液中不一定能检见恶性细胞,但有时病因不明,积液中查出恶性细胞成为最先诊断的依据。
董永胜刘河任家春
关键词:胸腹水涂片肿瘤阳性率
慢性荨麻疹病因及机制被引量:19
2013年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临床表现迁延、顽固,治疗效果差,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此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本文就其病因及机制进行综述。
刘河董永胜王培中刘田雨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病因
胃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的研究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7例胃癌及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17例胃癌组织中有72例(61.5%)HIF-1α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胃粘膜组织中未见HIF-1α蛋白的表达;HIF-1α表达在肿瘤大小、不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中存在HIF-1α蛋白的表达,使肿瘤细胞适应缺氧环境,从而促进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董永胜刘河
关键词:胃癌缺氧诱导因子-1Α免疫组化
尿红细胞和尿血红蛋白临床检测方法的应用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于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方法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此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运用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法、胶体金单克隆抗体隐血法和尿沉渣镜检,分析符合程度及影响因素,本文就其应用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上述几种方法各有利弊,联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能提高尿液检测的质量,并保证检测报告的可靠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病程中动态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河方君刘田雨
关键词:尿红细胞尿隐血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