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涛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诉讼
  • 1篇商誉
  • 1篇商誉出资
  • 1篇司法
  • 1篇诉权
  • 1篇诉讼监督
  • 1篇诉讼监督权
  • 1篇瑕疵
  • 1篇救济
  • 1篇救济方式
  • 1篇救济制度
  • 1篇决议瑕疵
  • 1篇监察
  • 1篇监察体制
  • 1篇监督权
  • 1篇公司法
  • 1篇公司决议
  • 1篇公司自治
  • 1篇公诉
  • 1篇公诉权

机构

  • 3篇天津商业大学

作者

  • 3篇刘涛

传媒

  • 1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公司决议瑕疵的非诉讼救济制度
2017年
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司决议瑕疵非诉讼救济制度已经建立,其中主要包括全体股东事后"追认"决议、有瑕疵的公司决议被撤回、有瑕疵的公司决议被新决议所代替等三种公司决议瑕疵非诉讼救济方式。这些救济方式是公司自治原则和效率原则的深刻体现,而且与民法上的"撤回"和"追认"理论相契合。对于公司决议瑕疵纠纷而言,一些本可以通过私下谈判或者依据公司章程解决的决议瑕疵问题,如果通过司法诉讼途径解决不仅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也会损害公司内部之间的团结。因此,除了运用诉讼手段解决公司决议瑕疵问题之外,亦不容忽视非诉讼救济手段的作用。
刘涛
关键词:公司决议决议瑕疵公司自治
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权能的调整被引量:6
2017年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使得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职能被剥离出去,检察权将重新面临宪法上的重新定位。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外检察制度的发展状况看,我国检察权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公诉权和诉讼监督权。其中,公诉权是检察权的本质权能,是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权能转型的核心。在具体调整策略上,检察权能应着重探索和发展公益诉讼制度、确定适度的起诉自由裁量权、选择合适的诉讼监督模式、拓展诉讼监督的线索渠道以及强化刑罚执行监督等,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公正。
刘涛
关键词:公诉权诉讼监督权
谈股东商誉出资的几个法律问题
2008年
法律上的商誉是指商主体拥有的,以营业之整体为载体,能够为其带来超额利润收益的不可确指的无形财产。在资本经营观与公司契约观下,商誉作为股东的一种出资形式具有充足的正当性,其在适格性上的某些缺失只能成为立法上对其予以补足的根据而非禁止的根据。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商誉出资的特殊性及其风险,并从为公司契约提供合同范本与漏洞弥补的立场出发,寻求对其风险的法律控制。
刘涛
关键词:商誉出资形式公司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