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则林

作品数:14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死亡率
  • 4篇死因
  • 4篇死因顺位
  • 4篇构成比
  • 2篇老年
  • 2篇老年人
  • 1篇跌倒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压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社区高血压
  • 1篇社区高血压患...
  • 1篇死因分析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平均减寿年数
  • 1篇潜在减寿年数

机构

  • 7篇金华市疾病预...
  • 2篇浙江省金华市...

作者

  • 9篇陈左霞
  • 9篇徐则林
  • 6篇王小红
  • 3篇陈培发
  • 2篇王小红
  • 1篇王凤英
  • 1篇王凤英

传媒

  • 3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金华市区老年人公共厕所内跌倒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调查分析金华市区老年人在公共厕所内跌倒情况,为预防老年人在公共厕所内跌倒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在金华市区范围内,按东南西北中分布原则,在金华市区确定5个街道为调查点,在调查点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各抽取80名以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老年人开展面对面调查。结果:共调查老年人415人,发生公共厕所内跌倒(含差点跌倒)46人,发生率为11.1%(46/415);年龄、视力疾病、身体不灵活、身患疾病是老年人公厕跌倒的危险因素。对公厕扶手等防跌倒设施感到不满意的有176人,占42.41%。结论:公共厕所是老年人跌倒伤害的重要场所,政府应当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政策以及老年人公共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法规,公共厕所设施的建设要考虑老年人群体的生理特点,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增加公共厕所坐便器(或活动式坐便器)、扶手、残疾人专用厕所及标志的数量。
徐则林陈左霞王小红吴位新陈培发
关键词:老年人公共厕所跌倒
2006-2012年金华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金华市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掌握死亡谱,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2006-2012年金华市3个省级死因监测点(婺城区、东阳市、武义县)死亡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根本死因编码与分类,以2000年标准人口构成进行率的标化,用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和顺位等指标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2年金华市居民总死亡率为627.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9.02/10万,前5位死亡原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损伤和中毒、心脏病,占全死亡原因的84.67%。平均期望寿命为76.74岁。结论:慢性病和伤害是该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地防治工作。
陈左霞王小红王凤英陈培发徐则林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顺位
2006-2013年浙江省金华市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分析2006 2013年浙江省金华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老年人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 2013年金华市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金华市老年人伤害平均死亡率为325.75/10万,占全死因的8.48%,其中男性342.97/10万,女性309.29/10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261.55/10万,农村351.06/10万,农村高于城市。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伤害死亡率增幅明显。意外跌落是金华市老年人伤害的首位死因,死亡率为128.47/10万,占所有伤害死亡的39.44%。结论伤害已经对金华市老年人造成健康危害和生命影响,积极开展老年人伤害预防控制工作十分必要。
蔡萍王小红陈左霞徐则林
关键词: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老年人
2006-2012年浙江省金华市1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了解2006-2012年浙江省金华市1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12年金华市3个死因监测区15岁以下儿童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2年金华市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1.41/10万,其中男性57.94/10万,女性44.00/10万,0岁组儿童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其他年龄组儿童死因排首位的是伤害,构成比均超过50%;第2位是恶性肿瘤。溺水是金华市1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首要死因,第2位为机动车交通事故。结论金华市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降低,围生期保健和伤害的预防仍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工作重点。
王小红陈左霞徐则林
关键词: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
2006-2012年浙江省金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金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特征,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2006-2012年金华市3个省级死因监测点(婺城区、东阳市、武义县)死亡监测系统的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进行根本死因编码与分类,以2000年标准人口构成进行率的标化,使用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和主要恶性肿瘤死因顺位等指标,应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6-2012年金华市居民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为166.3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7.01/10万,死亡率排名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肠直肠肛门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5.55%。男女死亡率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类别相同,顺位略有差异。肺癌在男女性中均为第1位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死亡率男女性别比为2.82∶1,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直肠肛门癌的死亡率在除儿童组外的各年龄组均居前列,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明显。按年度分析,肺癌始终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种,且死亡率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结论恶性肿瘤是危害金华市居民的主要疾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
陈左霞王凤英陈培发徐则林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
金华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金华市实施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前后,规范管理率、血压控制、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金华市的市区、永康市、兰溪市各1-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规范化管理后的辖区内在管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本研究通过电子健康系统档案获取2015年首次随访记录以及2017年末次随访记录分别作为规范化管理前和规范化管理后的相关数据及指标;采用率和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4 943例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女性随访档案数共8 052例(53.88%),男性6 891例(46.12%);2015年年初高血压管理患者平均年龄为66.63岁。经3年规范化管理,控制率由42.85%提高至4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19,P〈0.05);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值(138.67 mmHg、84.46 mmHg)(1 mmHg=0.133 kPa)与规范化管理前比较(139.40 mmHg、85.08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67、6.583,P均〈0.05);体重、吸烟患者日吸烟量、规律运动者中每次运动时间(61.51 kg、15.28支、40.56 min)与规范化管理前(61.62 kg、15.49支、40.31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15、1.848、2.455,P〈0.05)药物依从性、接受管理的程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2.600、299.434,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对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控制高血压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徐则林陈左霞王小红王诚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金华市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金华市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为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金华市纳入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3 3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第1次随访和最后1次随访的信息,比较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情况、低血糖的发生情况、足背动脉搏动触及情况、体格检查情况、生活方式情况及服药情况等。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后,糖尿病患者强化管理率(30.73%)、血糖控制率(77.49%)和血压控制率(52.42%)较规范管理前明显提高(分别为25.25%、66.56%和47.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管理后低血糖发生率(0.53%)和空腹血糖水平[(6.79±2.21)mmol/L]较规范化管理前[分别为7.42%和(7.04±1.56)mmol/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管理前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服药依从性、餐后血糖水平、随机血糖水平、足背动脉搏动触及情况、体质指数(BMI)和腰围变化情况,超重、肥胖率和生活方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血糖控制率,对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王小红陈左霞徐则林王诚
关键词:控制率
2006-2012年浙江省金华市居民伤害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2006-2012年金华市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2年金华市3个监测区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2年金华市居民伤害死亡率76.96/10万,其中男性91.78/10万,女性61.57/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伤害死因排首位的是意外跌落,死亡率为22.65/10万;排第二的是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为20.63/10万。0~14岁儿童伤害的首位死因是溺水,15~64岁青壮年伤害的首位死因为机动车交通事故,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的首位死因则为意外跌落。结论伤害已成为严重威胁金华市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预防意外跌落和机动车交通事故是降低伤害死亡率工作重点。
王小红陈左霞徐则林
关键词: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
2014-2017年金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2014-2017年金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脑血管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2017年金华市9个县(市、区)户籍死亡的监测数据,采用"浙江省死因监测数据审核软件"分析脑血管病不同性别、城市农村、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减寿率(PYLLR)等。结果 2014-2017年金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1.14/10万,标化死亡率108.89/10万,死亡率呈高水平稳定态势,占全死因的18.74%,居全死因第2位。其中男性死亡率124.67/10万,标化死亡率112.89/10万,女性死亡率117.46/10万,标化死亡率105.09/10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死亡率105.78/10万,标化死亡率113.83/10万,农村死亡率123.49/10万,标化死亡率108.30/10万,城市高于农村。≥65岁老年人脑血管病死亡率高达1 000.28/10万,占全人群的88.78%。脑血管病死亡以脑出血、脑血管后遗症和脑梗死为主,占全部脑血管病死亡的86.88%。2014-2017年脑血管病潜在减寿71 184人年;以期望寿命为基准,脑血管病患者平均每人因脑血管病减寿3.07岁;按总人口计算,金华市居民平均每人因脑血管病损失3.72‰生命年。结论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金华市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点疾病,应进一步加强针对脑血管病行为危险因素开展行为干预,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王小红王诚陈左霞徐则林
关键词: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减寿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