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阳
-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膝关节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软骨缺损:MR成像评价生物力学指标被引量:4
- 2015年
- 背景:磁共振(MR)检查目前被认为是关节软骨的最佳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MR检查可以发现软骨损伤及软骨下骨病变。目的:磁共振成像观察膝关节软骨缺损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后软骨生物力学指标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随访12个月,分别于移植后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KOOS)和磁共振成像检查,了解软骨生物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1)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经比较,移植后3,6,12个月患者的疼痛、症状、日常活动、运动和娱乐、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较移植前均出现显著提高(P<0.05)。(2)患者软骨生物力学MR成像:移植后3个月,患者的软骨缺损部位均大的部分得到良好的填充;移植后6个月,移植软骨与周围软骨基本处于完全整合状态;移植后12个月复查,修复组织信号强度与周围组织呈现出良好的一致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植区的T2值呈现出不断下降的情况。且移植后3,6,12个月的T2值均显著小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6,12个月的T2值均显著小于移植后3个月(P<0.05);移植前与移植后3个月,移植区的T2值均显著大于正常区(P<0.05)。结果表明,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了解膝关节软骨缺损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软骨修复的生物力学情况,掌握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无创的随访方式。
- 郭红斌郭迎新余伟丁春萍蔡中立李民阳
- 关键词:膝关节软骨软骨组织工程软骨缺损生物力学T2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