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良玉

作品数:33 被引量:58H指数:6
供职机构:核工业二四三大队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6篇铀矿
  • 11篇成矿
  • 10篇地质
  • 8篇图件
  • 8篇钻孔
  • 6篇盆地
  • 4篇岩石
  • 4篇姚家组
  • 4篇找矿
  • 4篇数据库
  • 4篇松辽盆地
  • 4篇松辽盆地南部
  • 4篇花岗岩
  • 4篇火山
  • 4篇A型花岗岩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玄武岩
  • 3篇岩心
  • 3篇铀矿地质

机构

  • 31篇核工业二四三...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陕西省地质调...

作者

  • 33篇王良玉
  • 23篇刘洋
  • 15篇祝洪涛
  • 8篇张海龙
  • 7篇廖群安
  • 6篇赵博
  • 6篇王常东
  • 5篇刘鸿飞
  • 4篇肖典
  • 4篇赵浩
  • 4篇张亮亮
  • 2篇王国灿
  • 2篇罗婷
  • 2篇胡朝斌
  • 2篇翟亮亮
  • 2篇蔡建芳
  • 2篇田锦明
  • 1篇吴仁贵
  • 1篇巫建华
  • 1篇汤帅

传媒

  • 4篇中国核学会2...
  • 2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西部资源
  • 2篇地球科学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世界核地质科...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0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综述被引量:23
2021年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是一种分布式并行处理信息的抽象数学模型,现已在许多科学领域得以成功应用。在地球科学领域,人工神经网络最早应用于地球物理反演问题,随后逐渐扩展至其他领域。通过简要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其模型,对地学领域中常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简单对比,并论述了其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特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在地学领域中的主要应用,着重从判别分类、模式识别、预测评价以及信息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结合地学领域的实际特点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大量出现的优化理论和技术,分析认为人工神经网络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将逐渐呈现多种技术和深度学习的相融合态势,且在地学领域中应用效果会日益显著。这些探讨和分析对推动地学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具有参考意义。
王良玉张明林祝洪涛刘洋
关键词:地球科学智能化
新疆哈尔里克早石炭世A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对出露在哈尔里克山西段小白杨沟—南山口一带的早石炭世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331.3±1.9 Ma,属早石炭世晚期。其岩石组合为碱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见钠质角闪石,具富碱、贫钙镁和低铝铁的特征,微量元素明显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Zr、Hf等高场强元素而强烈亏损Ba、Sr、Eu等元素,10000 Ga/Al值变化于2.93~3.80之间,表明该碱性花岗岩属于典型的A型花岗岩,具板内花岗岩特征,并非前人认为的岛弧花岗岩,其正εNd(t)值(+5.66^+6.12)和年轻的Nd模式年龄(T_(DM2)=0.60~0.62 Ga)显示岩浆来源于新生年轻地壳。从本次1∶50000区调研究成果看,博格达自早石炭世开始伸展,早石炭世晚期进入闭合阶段,哈儿里克山早石炭世晚期岩体应处于博格达裂谷晚期阶段,并非前人所说的后碰撞和岛弧环境。
王良玉廖群安肖典罗婷赵浩刘鸿飞王国灿
关键词:A型花岗岩
准噶尔东部早志留世两类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哈尔里克山西段早志留世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侵入奥陶系塔水组(O(1-2)t),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38.8±2.3-435.8±3.1 Ma。岩石高硅(SiO2含量73.0%-77.8%)、富钾(K2O含量3.31%-4.26%)、低镁(MgO含量0.03%-0.59%),铝饱和指数A/CNK值1.02-1.08,属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岩石。二长花岗岩轻重稀土分馏显著,Eu异常中等,亏损Nb、Ta、Ti、P,富集Rb、Ba、K,表现为分异的I型花岗岩特征,源区为基性下地壳;正长花岗岩强烈亏损Eu、P、Ti、Sr,不同程度富集Rb、K、Zr、Hf,表现为A型花岗岩特征,其源区为缺水的浅部长英质地壳。结合区域地层不整合资料,认为东准噶尔地区早志留世为后碰撞环境而非岛弧带,后碰撞软流圈上涌带来的热熔融准噶尔年轻地壳形成了岩性丰富的东准噶尔志留纪后碰撞岩浆岩组合。
肖典廖群安王良玉赵浩查雁鸿赵红伟尹庭旺田锦明刘鸿飞
关键词:志留纪A型花岗岩后碰撞
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砂岩型铀矿矿体水平投影图电子化绘制方法,该方法如下:准备数据库和剖面;绘制平面图坐标网;投影勘探线;投影并标注钻孔切穿点;投影绘制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断层及地质界线;圈定矿体和划分块段;添加图例及责任表等。使...
王良玉张明林刘洋祝洪涛王殿学翟亮亮
文献传递
一种铀矿钻孔设计指示书电子化设计及编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铀矿钻孔设计指示书电子化设计及编制方法,该方法如下:绘制框架;定制表格栏目;设计输入区位置;输入数据并完成绘制。使用本方法绘制铀矿钻孔设计指示书,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方便;2.可自行设计表格;3.统...
王良玉刘洋张明林祝洪涛黄笑梁猛
松辽盆地南部宝龙山地区姚家组河流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在铀矿找矿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分析河流相含铀矿砂体与基准面旋回的关系,详细讨论含铀矿砂体在地层格架中发育位置、分布规律、成因特征,以及层序界面对铀矿砂体几何形态、稳定性的直接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系统分析宝龙山地区河流相含...
唐国龙王殿学张亮亮刘鑫王良玉黄笑
关键词:基准面旋回高分辨层序地层河流相
文献传递
数字铀矿勘查系统(QuantyU)的发展与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数字铀矿勘查系统(QuantyU)是一款适用于铀矿地质勘查、具有铀矿地质特色的专业化软件,实现了铀矿勘查工作主流程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三维可视化。数字铀矿勘查系统的总体结构采用三维可视化地质信息系统平台QuantyView的架构,是一种技术方法与应用模型层叠式复合的结构。软件功能在逻辑上划分为10个子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大幅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勘查资料的数字化程度。数字铀矿勘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进一步创新了我国铀矿勘查工作手段,完成了勘查生产主流程数字化的实质性转变,为铀矿地质勘查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洋张明林王良玉王青
关键词:数据采集数据库三维可视化
一种柱状图岩性符号的设计与填充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柱状图岩性符号的设计与填充方法,该方法如下:设计添加岩性符号单元,建立符号库;将柱状图区块化,赋予岩性名称属性;在符号库内进行属性字段匹配,调用符号单元填充柱状图。本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方便;2...
刘洋张明林王良玉黄笑祝洪涛翟亮亮
文献传递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2033铀矿点的成矿机制
大兴安岭南段的铀矿化时期主要集中在中生代,成矿类型多为火山岩型,受盆地、构造、岩体等多方面因素控制。笔者通过分析前人资料与近年研究取得的成果,认为2033铀矿点地质特征、矿化特征与不整合面型铀矿十分相似,本文讨论了203...
张海龙刘洋王常东赵博王良玉
关键词:不整合面型铀矿床新生代成矿机制玄武岩
内蒙古东部红山子复式岩体晚侏罗世黑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位于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北东段的红山子复式岩体,由晚侏罗世早期碱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和早白垩世早期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组成,并以晚侏罗世早期碱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为主体。晚侏罗世早期黑云母花岗岩包括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两种,它们均具高硅、富碱、钾和铁、贫铝和低钙、镁的主量元素特征,SiO2分别为75.2%~76.6%和74.6%~75.3%,(K2O+Na2O)分别为8.19%~8.96%和8.78%~9.10%, K2O/Na2O分别为1.19~1.39和1.29~1.35,在SiO2-MALI图解中落入钙碱值与碱钙值A型花岗岩区域内;Al2O3的含量分别为11.5%~12.3%和12.5%~12.7%,CaO分别为0.30%~1.24%和0.76%~0.83%,A/CNK分别为0.90~0.97和0.93~0.96,均不含标准矿物刚玉;FeO+Fe2O3分别为2.23%~2.65%和2.33%~2.48%(均>1.00%),锆石饱和温度分别为834~869℃和819~839℃(均>800℃),具有A型花岗岩的富铁和高温特征。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稀土含量较高、富集轻稀土、重稀土分异不明显和Eu强烈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等和高场强元素Zr、Hf、Nd、Ta、Y等,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等,Zr+Nb+Ce+Y的含量分别为897×10-6~1236×10-6和513×10-6~643×10-6(均>350×10-6),10000Ga/Al值分别为6.28~6.90和3.28~3.98(均大于2.6),具有A型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在Nb-Y-3Ga、Nb-Y-Ce和Y/Nb-Rb/Nb图解中显示A1和A2型过渡型花岗岩的特征,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显示板内拉张构造环境。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具有较低的■、较高的εNd(t)、较年轻的TDM2、较低的■、■、■和较低的δ18OV-SMOW,表明岩浆源于年轻下地壳底部的部分熔融,且经历了高温热液蚀变作用。可见,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是在板内拉张构造环境下,由源于Ⅰ型富集地幔的基性岩浆底侵于下地壳和少量古老下地壳混染后,形成的年轻下地壳再部分熔融形成
祝洪涛巫建华唐大伟郭恒飞杨东光王良玉吴仁贵
关键词:黑云母花岗岩A型花岗岩晚侏罗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