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FA联合胆道自扩式金属支架植入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消融(RFA)联合胆道自扩式金属支架植入(SEMS)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实验室指标及预防的影响。方法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为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SEMS治疗,n=41)和联合组(实施RFA联合SEMS治疗,n=41),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氨基转肽酶(γ-GT)、白蛋白]、术后支架通畅率、随访生存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TBIL、ALT、γ-GT、白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TBIL、ALT、γ-GT明显降低,白蛋白明显升高,且术后联合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术后9、12个月联合组支架通畅率(92.68%、87.80%)较对照组(73.17%、68.29%)明显提高(P<0.05);两组术后6个月生存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12个月联合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联合组平均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术后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7,P>0.05)。结论 RFA联合SEMS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时,其在降低实验室肝功能指标、提高白蛋白水平、提高中后期支架通畅率以及延长生存期方面的积极作用较单一SEMS更具优势,可作为无外科手术指征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案。
- 李自刚黄君王宗云张明
- 关键词:恶性胆道梗阻
- 一种胆道镜鞘管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胆道镜鞘管,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鞘管段、第二鞘管段和第三鞘管段;第一鞘管段的自由端端口位于腹壁外侧,第一鞘管段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一个与其拆卸连接的密封盖;第二鞘管段的材料为金属定型...
- 张明周琴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开腹脾脏切除术治疗,实验组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术前,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通过手术后,实验组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的对比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应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路径,其有助于肝功能指标指标、围手术期指标的改善。
- 张明黄君
- 关键词: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疗效
- miRNA-101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促进肝纤维化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101及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纤维化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纤维化组织为研究组,另选取40例因肝转移癌患者行肝脏切除的肝正常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和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检测肝组织中miR-101表达情况,分析TGF-β1和α-SMA与miR-101的相关性。结果肝纤维化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标本中α-SMA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TGF-β1和α-SMA蛋白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强,呈正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TGF-β1和α-SMA蛋白阳性的表达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肝纤维组织miRNA-101水平低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miR-101与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结论 miRNA-101下调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通过调控TGF-β1而参与肝纤维化。
- 张明黄君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肝纤维化
- 全腹腔镜下肝切除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肝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20例病例(腹腔镜组),其中肝海绵状血管瘤1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6例,肝内胆管结石4例。与同期25例开腹肝切除手术(开腹组)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具有可比性。腹腔镜组术后有1例出现胆汁漏(〈100mL/d),经通畅引流7d后停止,未发现腹腔积液后拔除引流管,顺利恢复;术后1~2d逐步恢复饮食,5~7d出院,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病理检查切缘未发现残余病灶。腹腔镜组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1.67±0.52)d比(3.39±0.63)d,扛2.266,P=O.035]。无一例切口出现感染及脂肪液化。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29±25.11)min比(100.95±24.32)min,t=0.731,P=O.415],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345.11±45.21)mL比(506.72±58.32)mL,t=25.10,P〈0.001],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开腹组[(3.57±1.52)d比(6.39±3.63)d,w=15.00,P=O.005]。结论全腹腔镜下肝切除(特别是肝脏边缘及左外叶病灶)是安全、可行的,较开腹手术其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 黄君任锐徐强张明孟猛
- 关键词:全腹腔镜肝切除
- 肿瘤细胞上清液对小鼠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观察肿瘤细胞上清液对小鼠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对VEGF-A、α-SMA和Vimentin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肿瘤细胞上清液干预组(B组)、糖尿病对照组(C组),每组15只。B组和C组建立2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第1天起B组用肿瘤上清液干预,A组和C组各用同等体积的普通培养基处理。造模后第1、3、7天,观察各组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各组创面感染率及死亡率,HE染色观察各组溃疡病理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创面组织中VEGF-A、α-SMA及Vimentin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肿瘤上清液中相关蛋白的含量及其稳定性。结果A(66.7%)、B(80%)组的溃疡自愈率好于C(33.3%)组,创面感染率(A组=0,B组=7.1%)及死亡率(A组=0、B组=6.7%)低于C组(40.0%、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A、B组较C组愈合时间短,表皮覆盖较明显;免疫组化显示在A、B组的创面组织中VEGF-A、α-SMA及Vimentin的表达水平高于C组。ELISA结果显示肿瘤上清液中的TGF-β可较高水平的稳定表达。结论肿瘤上清液能有效提升小鼠糖尿病足模型的创面愈合能力,TGF-β,VEGF-A、α-SMA与Vimentin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张明黄君任锐肖衡杜成友
- 关键词:肿瘤细胞糖尿病足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时间节点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研究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PMWA))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时间节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院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TACE联合PMWA序贯治疗的不同时间点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研究组于行TACE后1周联合PMWA治疗,对照组于TACE后4周联合PMWA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水平变化与治疗后疾病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AST、ALT水平分别为(56.32±4.07)μmol/L、(82.91±12.54)U/L、(69.82±10.04)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1.24±3.58)μmol/L、(71.23±10.54)U/L、(59.35±10.14)U/L],ALB(22.53±2.41)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5.08±2.3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19.44%)高与对照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ACE治疗后4周联合PMWA相比,原发性肝癌治疗中TACE治疗后1周联合PMWA的疾病控制率更高,但并发症发生风险略高,且对肝功能产生的影响略大。
- 张明黄君肖华旭易礼俊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序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