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伟红

作品数:8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隧道
  • 1篇地表沉降
  • 1篇地铁
  • 1篇地铁隧道
  • 1篇冻结法
  • 1篇盾构
  • 1篇盾构施工
  • 1篇应力
  • 1篇应力状态
  • 1篇支护
  • 1篇支护桩
  • 1篇深基坑
  • 1篇受力
  • 1篇受力特性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双线盾构
  • 1篇双线隧道
  • 1篇随机介质理论
  • 1篇隧道开挖
  • 1篇体变形

机构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北京住总集团...

作者

  • 5篇杨伟红
  • 4篇刘波
  • 2篇李涛
  • 1篇窦海洋
  • 1篇陶龙光
  • 1篇李岩
  • 1篇张功
  • 1篇宋常军
  • 1篇戴华东
  • 1篇任鑫
  • 1篇陈慧娴
  • 1篇贺鹏

传媒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矿业科学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斜井冻结壁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基于含水流砂地层竖向直排冻结条件下冻结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将温度场时空分布情况进行了合理简化,根据单孔稳态导热方程和叠加原理,推导了竖向直排三管冻结壁温度分布计算公式,并推广到直排和多排冻结壁温度场分布计算,可计算不同冻结锋面位置时冻结壁内任意区域的温度值和整个冻结壁的平均温度,进而分析冻结壁的温度和强度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主面温度值与冻结管中心的距离呈近似线性关系,而轴面温度场呈下凹形抛物线分布,顶点为轴面与主面交汇处;由计算结果可判断内部界面位置的土体强度较弱且发展较慢,应作为预防冻结壁软弱破坏的重点区域;理论计算结果与对应位置的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刘波李岩戴华东杨伟红
关键词:斜井冻结法温度场计算
扩大头锚索在饱和粉细砂层中的受力特性被引量:13
2016年
对于特殊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对变形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扩大头预应力锚索有效利用扩大头前端土体抗力,提高锚索的承载能力和支护结构的抗变形能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支护方式。扩大头锚索的理论研究与设计滞后于工程经验,基于弹性理论,通过研究扩大头前端土体受力状态与土压力的关系以及锚固土体接触面的应力状态,分析了土层变形过程中锚索的受力特性,建立了扩大头预应力锚索在土体变形过程中的力学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为研究与评估施工过程中扩大头锚索的整体受力情况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波张功杨伟红任鑫宋常军
关键词:扩大头锚索土体变形应力状态
双线隧道盾构施工对临近高层建筑物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以北京市轨道交通6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工程实例为背景,针对双线盾构掘进先后通过临近高层建筑物的特殊情况,首先通过FLAC3D软件对该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先后盾构掘进两条平行隧道时地表最大沉降值的位置,以及盾构掘进与临近建筑物相互作用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其次,对盾构掘进先后穿过高层建筑物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双线盾构顺序穿越临近高层建筑物过程中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最后,分析了盾构施工对临近高层建筑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盾构面前方20 m作用的范围内,地表略微隆起,而盾构通过40 m后地表沉降基本稳定;后行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大于先行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临近高层建筑物在隧道沉降槽影响范围内时,盾构施工对建筑物影响较大,而与双线隧道的先后施工顺序关系不大,数值计算和实测结果相符,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李涛陈慧娴刘波窦海洋杨伟红
关键词:双线盾构高层建筑物
考虑时间效应的隧道开挖三维沉降预测模型及应用被引量:8
2019年
采用随机介质理论进行地铁隧道建设的沉降预测时难以考虑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本文基于正态分布累计函数及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考虑时间效应的三维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分别推导了考虑时间效应的单隧道及双隧道的三维地表沉降预测公式、地表沉降三维倾斜率及三维曲率的计算方法。以北京地铁七号线东延豆各庄站—黑庄户站区间工程为背景,对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反分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沉降-时间模型与监测数据较为吻合,验证了本模型的科学性;根据不同时刻的预测沉降曲面可以计算三维倾斜和三维曲率,获得了地表差异沉降及地表沉降曲面的形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刘波杨伟红
关键词:地表沉降随机介质理论地铁隧道
考虑桩-土界面力学特性的桩体内力变形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以北京地铁10号线巴沟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建立考虑桩-土接触界面力学特性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桩体受力变形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土体内摩擦角、界面法向耦合弹簧摩擦系数、界面切向耦合弹簧摩擦系数3个因素对桩体内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的内摩擦角的增大,桩的弯矩减小,桩的水平位移减小,且影响程度逐渐减弱;随着法向耦合弹簧摩擦系数的增大,桩的最大弯矩和最大水平位移均先增大,后保持不变;切向耦合弹簧摩擦系数对桩的弯矩和水平位移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涛杨伟红贺鹏陶龙光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桩力学特性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