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部位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注射的最佳部位,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方法将389例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于脐至外侧缘连线,将左侧连线分为3等份,选择外1/3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将右侧连线分为2等份,选择1/2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两处各注射2 080例次,观察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1/3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1/2处(P<0.01)。结论三联抗凝治疗患者行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时选择在腹部外侧部位进针,可减少皮下出血。
- 朱敏史作霞张文彦李馨王莹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注射部位脐周皮下出血
- 优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流程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优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流程,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保障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方法]选取住院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治疗的病人420例,按病人住院顺序进行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观察组成立流程管理小组,查找文献,确定皮下注射最优流程,按照已确定的流程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按注射部位又分成1/2处和1/3处注射组,然后对每一组病人注射后按压与否再进行分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注射。观察两组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处和1/3处注射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按压组与不按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注射流程的再造,规范了护士的操作,减少了皮下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 史作霞李馨张文彦朱敏王莹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