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峻岭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卫生系统
  • 2篇慢性病
  • 1篇置换术
  • 1篇思维
  • 1篇思维模式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自我
  • 1篇自我管理
  • 1篇髌骨
  • 1篇髌骨置换
  • 1篇胃肠
  • 1篇胃肠炎
  • 1篇卫生系统改革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置换
  • 1篇膝关节置换术
  • 1篇现状及影响
  • 1篇现状及影响因...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厦门市第二医...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作者

  • 5篇高峻岭
  • 4篇傅华
  • 2篇郑频频
  • 1篇钱海红
  • 1篇高嘉宁
  • 1篇彭伟霞
  • 1篇王洪根
  • 1篇杨博宇
  • 1篇吴金贵
  • 1篇李洋
  • 1篇孙雁宇
  • 1篇朱银乐
  • 1篇马一功
  • 1篇叶琦
  • 1篇马峥
  • 1篇傅东波
  • 1篇张弛
  • 1篇吴国莉
  • 1篇戴俊明
  • 1篇肖霞

传媒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转变思维模式积极应对我国慢性病“井喷”的挑战被引量:18
2012年
本文在陈述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严峻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慢性病发生因素的复杂关系,提出必须以健康生态学的社会系统论思维模式,把资源和精力重点放在干预慢性病发生的上游因素上,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责任,建立有效的多部门合作机制,改革当前卫生系统只是适合诊断和治疗急性病的不合理因素。提出只有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各负其责,才可有效应对慢性病"井喷"的挑战。
傅华李洋彭伟霞高峻岭钱海红戴俊明郑频频
关键词:慢性病思维模式卫生系统改革
髌骨置换与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髌骨置换与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疗效。[方法]收集1966~2010发表的所有比较髌骨置换与不置换髌骨全膝关节置换后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关于置换后再手术率、前膝痛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各种评分系统测评的膝关节评分的改善,并作系统评价。[结果]1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473例膝,置换髌骨与未置换组的再次手术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相对危险度=0.54,95%可信区间为0.35~0.84);未置换髌骨组再次接受手术的概率比较大。置换髌骨与未置换组的置换后前膝疼痛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相对危险度=0.53,95%可信区间为0.39~0.71)。置换髌骨与未置换组的术后患者满意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相对危险度=1.14,95%可信区间为0.74~1.76)。置换髌骨与未置换组的术后K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加权均数差=1.15,95%可信区间为-0.23~2.53)。[结论]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远期随访再手术率、置换后前膝痛发生率低于未置换髌骨组,患者满意率及置换后膝关节KSS评分方面,两种髌骨处理方式无显著性差异。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差异较大,对此结论的解释应保持谨慎。
杨博宇张弛叶琦高峻岭朱银乐马峥王洪根孙雁宇马一功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髌骨假体设计
组织改变理论在工厂戒烟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索组织改变理论模型在中国工厂戒烟干预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于2008~2009年对上海市两家工厂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246人(男204,女42),平均年龄(34.7±13.2)岁,干预组233人(男203,女30),平均年龄(31.1±11.9)岁。将组织改变理论模型的4个阶段应用到干预组的戒烟干预中。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以问卷调查表的形式收集员工每日吸烟量、吸烟率、危害认知和戒烟意愿等方面的改变。在干预6个月后以戒烟者尿液中可的宁浓度的生物学检测判定是否成功戒烟。结果干预组的现在吸烟率由干预前的59.8%下降到干预后的39.1%(P<0.01),每日吸烟量由(15.0±8.6)支/天下降到(11.9±7.9)支/天(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干预组吸烟者中愿意接受同事戒烟帮助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7%上升到干预后的15.6%(P<0.01),认为吸烟对健康有严重危害的比例也由干预前的36.5%上升到干预后的64.4%(P<0.05),对照组则均无显著改变(P>0.05);干预组吸烟者中打算在1个月内戒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1.0%提高到干预后的41.5%(P<0.01),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8.5%vs9.5%);干预组和对照组6个月的戒烟成功率分别为24.6%和6.4%(P<0.01)。结论组织改变理论模型在中国工厂开展戒烟干预中的应用是可行的;该模型的应用对降低工人的吸烟率和每日吸烟量,提高吸烟者的戒烟意愿是显著的,6个月的戒烟成功率也显著提高。
高嘉宁郑频频高峻岭傅华
关键词:戒烟干预
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流程来应对老龄化等因素带来的慢性病挑战
为了应对老龄化等因素带来的慢性病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挑战,探讨了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适合我国社区特点、共同参与型的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群组看病模式。经社区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证实了其在改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自信心、改善健康功能状...
傅华傅东波高峻岭肖霞
关键词:老龄化慢性病自我管理卫生系统
文献传递
上海市长宁区居民急性胃肠炎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居民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食源性疾病干预措施提供信息。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与Kish Grid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12年8月选取长宁区常住居民15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1500位居民的急性胃肠炎年患病率为23.1%,急性胃肠炎4周患病率为5.8%,食源性腹泻4周患病率为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均对急性胃肠炎年患病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组、在外就餐次数、是否使用冰箱、熟食存放时间以及食品加工刀具是否生熟分开对急性胃肠炎年患病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就餐次数是影响患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两者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在外就餐2~5次:OR=2.29,95%CI:1.66~3.16;在外就餐6~9次:OR=4.29,95%CI:2.42~7.59);在外就餐≥10次:OR=14.12,95%CI:8.27~24.11);熟食存放时间越长,患病风险越高(存放12~24 h:OR=1.69,95%CI:1.20~2.38;存放时间≥24 h:OR=2.59,95%CI:1.67~4.00);食品加工中刀具生熟分开(OR=0.61,95%CI:0.44~0.84)和使用冰箱(OR=0.34,95%CI:0.14~0.84)对患病率是一个保护性因素。未发现其他生活饮食习惯对患病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宁区急性胃肠炎在各年龄组仍有发生,食品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应加强对居民厨房饮食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醒居民在外就餐应注意饮食卫生。
吴国莉吴金贵高峻岭傅华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腹泻患病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