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丽洁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资本
  • 3篇哲学
  • 3篇资本扩张
  • 2篇文化
  • 1篇虚拟化
  • 1篇虚拟经济
  • 1篇异化
  • 1篇异化作用
  • 1篇欲求
  • 1篇欲望
  • 1篇原动力
  • 1篇哲学分析
  • 1篇哲学解读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危机
  • 1篇生态文明
  • 1篇实体经济
  • 1篇偏执

机构

  • 9篇江西财经大学
  • 5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9篇冯丽洁
  • 1篇山磊

传媒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学术交流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虚拟经济空间的生成及其当代价值
2018年
作为资本增值载体的市场空间(经济空间),历来成为资本扩张竞相争夺的对象。资本一旦遭遇空间危机,必然形成整个社会经济体的危机。当下全球的资本扩张已从实体经济空间转到虚拟经济空间,因为它能有效地拓宽资本流动的范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过剩性危机,间接增加社会劳动价值量。虚拟经济空间的生成是多种因素综合演绎的结果,受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牵引,我国虚拟经济空间的开拓必然能克服资本扩张的悖论,实现人民幸福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冯丽洁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经济空间资本扩张
论价值通约主义与当代人的发展
2014年
价值通约主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精神特质。近代以后,社会价值被同质化为劳动价值、资本价值或者符号价值,而全部这些价值类型均可通约为受资本逻辑掌控的一定量的货币价值,也就是人们在商品世界中的购买力或流通力。价值通约主义以其普遍性认同机制促进了交往,以其客观性转换机制催进了交换,以其同质性理性算计破除了族群社会的封闭性。它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同时,随着现代性的不断发育,人的发展的时代诉求在"小众化"意义赋予、个性化生存自由、艺术化"在世理想"等方面与价值通约主义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冲突。资本逻辑与人的发展的逻辑之间所彰显的是两种不同的在世价值境界,人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对价值通约主义突围。
冯丽洁
关键词:资本逻辑经济哲学
现代性的偏执——《启蒙辩证法》的生态文明理路
2014年
《启蒙辩证法》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它将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罪于理性形而上学,而不是资本主义价值增值逻辑。启蒙理性向工具理性蜕化的历史进程见证生态文明发展理路。相比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工具理性批判理论并没有立足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因此未能为社会指出一条实现自然解放和人类自由的有效路径。尽管如此,《启蒙辩证法》中许多关于生态发展的真知灼见,仍然可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冯丽洁
关键词:资本生态文明
投资原动力的转型——从经济理性到财富幻象
2014年
当下人们经济投资的原动力已从传统的经济理性向财富幻象转换。财富的社会形式与物质内容相背离为投资原动力转型提供了现实条件,其背后更关涉人类的精神现象学问题:人们过溢的心理预期和精神创构性,市场信息解读的过度自信和工具理性的滥用。幻象导致社会财富泡沫日益膨胀、投机心态盛行等问题。虽然财富幻象逻辑预设的财富发生机理对一个国家实体经济的繁荣和国民致富具有促进作用,却极大地消解和挫伤了普通大众辛勤劳动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意识,深入理解马克思关于"财富一切源泉的充分涌流在于社会劳动"的真谛,将有利中国经济的永续发展。
冯丽洁
关键词:经济理性
生态危机的经济哲学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生态危机是资本逻辑推动下的现代性后果之一。资本承载着人性的贪欲,以其对近代"财富动力论"坐标的确认,"理性经济人"的架构和铺设以及"价值通约"普遍化的生成而与西方思想文化有着内在勾连。当前摆脱生态困境的根本出路不在于消灭资本。反思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恢复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才是消解现代生态危机的必要思维程式。
冯丽洁
关键词:生态危机欲望资本扩张西方文化
从需求到欲求——当代消费社会的经济哲学解读被引量:2
2016年
从需求到欲求宣告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显示了需要发展的多样性以及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趋势,进入消费社会人们只有通过购买才能证明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2016年的"双十一"以全天交易额1207亿元落下帷幕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事实。消费已然成为当代人躲避现实苦痛与不幸的避难所,成为链接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新模式。现代消费欲求的追逐有其出现的时代契机,资本逻辑才是消费欲求不断被开发的深层物质力量。转型期的中国必须扬弃资本逻辑,超越异化消费,建构合理生活方式,创造为人民共享的社会财富。
山磊冯丽洁郑柏茹
关键词:欲求消费社会
资本概念化空间的伦理意蕴被引量:2
2014年
进入概念性空间,资产随之向资本发生转换。概念化资本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资源的经济潜能、节约资产交易成本、建立资源约束责任制度、促进资产自由流通、拓展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保护商品交易安全。社会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深刻领悟到资本的秘密,在建立资本概念化体系进程中存在诸多思想误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核心要素是不断完善对责权利关系作出清楚界定的产权制度,全面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属于人民、为人民所享用的社会财富。
冯丽洁
关键词:资本产权化产权制度
马克思和西美尔货币现代性批判之比较
2019年
马克思和西美尔两位思想家都不约而同把“货币”作为对现代社会进行批判的一个视角,他们的货币现代性批判存在着共有的内在程式:物化-幻化-异化,并对置身于货币化生存世界的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持有深深的忧患意识。所不同的是,马克思对货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路径主要侧重社会关系结构和社会制度层面,回归到货币经济生产实践的深处,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寻找到可行的现实之路;而西美尔对货币的文化社会学分析路径主要侧重主体的精神心理和社会文化层面,其浓厚的宿命论色调难免会陷入文化悲观主义,只能采取“与货币文化保持距离”的自我救赎策略。
冯丽洁
关键词:西美尔货币货币拜物教
资本扩张虚拟化空间及其发展悖论
2015年
过度积累造成过剩资本,引发资本空间化危机。资本扩张的触角不得不延伸至有异于实体空间的另一境域——虚拟化空间。虚拟化空间是通过投机于虚拟经济系统中证券化后的虚拟价值来分割未来收益的经济空间。在这个空间,资本以其表现样态的丰富性、设计形式的多样性、极具流动性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产流向虚拟经济市场,它们在有效地调节市场货币流量,转移投资风险,形成价格发现机制以及减少交易成本,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困境。对资本扩张虚拟化空间及其发展悖论进行研究能给社会主义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冯丽洁
关键词:资本扩张虚拟化发展悖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