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淑雅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水文
  • 2篇水文模型
  • 2篇流域
  • 2篇河流域
  • 1篇雨量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效益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水土
  • 1篇水土资源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含水量
  • 1篇土资源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因素
  • 1篇资源协同
  • 1篇渭河流域

机构

  • 4篇河海大学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江苏省水文水...

作者

  • 4篇刘淑雅
  • 3篇任立良
  • 3篇江善虎
  • 2篇袁飞
  • 1篇江恩慧
  • 1篇常布辉
  • 1篇杨肖丽
  • 1篇戴凤君

传媒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水文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982~2015年渭河流域植被变化特征及气候因素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基于GIMMS NDVI3g(the third generation of 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结合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识别了渭河流域1982~2015年不同时间尺度(年、月及季节)植被NDVI的动态变化特征及气候因素影响。结果表明,近34年渭河流域NDVI呈现增长趋势,且2000~2015年NDVI较1982~1999年显著增长,趋势线斜率分别为0.003和0.001,退耕还林后植被覆盖状况明显改善;年均NDVI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的正相关性较弱;月均NDVI与气温和降水都表现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0.743;春秋季NDVI与气温呈现显著正相关,夏季NDVI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不明显,冬季NDVI与前期气温存在滞后相关。
张林齐任立良任立良江善虎刘淑雅戴凤君
关键词:渭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气候因素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山洪预警临界雨量计算被引量:15
2017年
以抚河流域3个山丘小流域为例,采用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对小流域暴雨洪水进行精细化模拟,利用率定后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进行临界雨量试算,得出各流域不同初始土壤含水量、不同预警时段组合条件下临界雨量。将计算所得临界雨量与实测暴雨洪水过程和设计暴雨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临界雨量计算结果较为合理,说明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可应用于抚河流域山洪预警临界雨量确定,并为抚河流域山洪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刘淑雅江善虎任立良任立良袁飞郑巍斐
关键词:临界雨量新安江模型土壤含水量抚河流域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水文模型不确定性及集合模拟被引量:11
2017年
单一模型在水文过程模拟和预报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集合模拟是减少不确定性影响的有效方法。在水文模型参数估计的两类方法基础上(分别选用SCE-UA算法和SCEM-UA算法为代表),选用3个基于子流域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新安江模型、混合产流模型和HYMOD模型),综合考虑模型参数和模型输入的不确定性,并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将3个模型的模拟结果集合进行概率预报。结果表明:SCE-UA算法和SCEM-UA算法优化的参数都能使模型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但SCEM-UA算法能得到模型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并获取模型的概率预报区间,具有更大的优势;考虑模型输入不确定性,模拟径流的精度没有较大提高,但概率预报区间精度有一定的改善;采用BMA方法集合多模型模拟结果,综合考虑模型参数、模型输入和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其模拟结果要优于单一模型,说明水文集合模拟的优越性;BMA集合后,SCEM-UA算法的模拟结果较SCE-UA算法的模拟结果具有更准确的概率预报区间。
江善虎任立良刘淑雅袁飞杨肖丽
关键词:水文模型不确定性
基于绿色生产和资源协同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从水土资源协同投入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产出的全局角度分析宏观区域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结合广义水资源概念及农业生产中的“多投入-多产出”特征,阐明了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内涵,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超效率-基于松弛变量(Super-SBM)模型和超效率-考虑非期望产出-基于松弛变量(Super-Undesirable-SBM)模型用于测算生产配置效率概念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并以山东省引黄灌溉区为例,测算了研究区51个县域的不考虑生态效益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WLUE)、考虑生态效益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WLUEE)、水资源利用效率损失(WUEL)和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损失(LUEL)。结果表明:所有县域中,只有东明县和桓台县WLUE和WLUEE均大于1,实现了DEA有效,河口区的WLUE最小,历城区的WLUEE最小。各县域分为绿色高效型、普通高效型、绿色低效型和普通低效型4种类型,且绿色高效型和普通高效型县域水资源利用水平更高,绿色低效型和普通低效型县域耕地利用水平更高。提出了不同类型县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针对性改善措施,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研究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刘畅江恩慧刘淑雅刘淑雅常布辉
关键词: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数据包络分析生态效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