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亚彤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盆地
  • 3篇煤层气
  • 3篇海盆
  • 3篇海盆地
  • 3篇滨里海盆地
  • 3篇层系
  • 3篇成藏
  • 2篇地质
  • 2篇东南
  • 2篇东南部
  • 2篇油气
  • 2篇油田
  • 2篇渝东
  • 2篇渝东南
  • 2篇四川盆地
  • 2篇龙潭组
  • 2篇勘探
  • 2篇成藏模式
  • 1篇地质特点
  • 1篇地质特征

机构

  • 9篇中国石化

作者

  • 9篇周亚彤
  • 3篇郭涛
  • 2篇金晓波
  • 1篇李东阳
  • 1篇高玉巧
  • 1篇饶轶群
  • 1篇汪凯明
  • 1篇朱桂生
  • 1篇罗薇
  • 1篇何希鹏
  • 1篇高小康
  • 1篇陈玲
  • 1篇王蕴
  • 1篇孙伟
  • 1篇米中荣
  • 1篇彭兴平
  • 1篇张建球

传媒

  • 4篇油气藏评价与...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0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东南部南川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富集主控因素被引量:1
2025年
四川盆地东南部南川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深层煤层气勘探取得重要战略突破,展现出该区煤层气良好的勘探潜力。为揭示其富集主控地质因素,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及实验分析等资料,从龙潭组煤层分布、煤岩煤质、物性、含气性以及可压裂性特征等方面入手,开展了煤层气地质特征与富集主控地质因素研究。研究表明:(1)龙潭组主力煤层具有分布稳定(厚度2.8~5.7 m)、煤体结构好(主要为原生结构煤)、镜质组含量高(平均含量79.7%)、热演化程度较高(R_(o)平均为1.9%)和灰分产率较低(平均14.3%)的特点,具备形成煤层气藏的基本条件;(2)煤储层为孔隙—裂隙型储层,微孔占比78%,其比表面积占比达99.6%,有利于煤层气的吸附及压裂后渗流;(3)煤层总含气量为14.0~46.7 m^(3)/t,游离气占比为39%~44%,具有“高含气、富含游离气、过饱和”及含气量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特征;(4)研究区地应力适中(35~60 MPa),两向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小(<0.1),顶底板条件好,可形成良好的应力隔挡,有利于压裂改造;(5)南川地区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为沉积环境控制含煤建造、演化程度控制生烃强度、保存条件控制富集程度。
何希鹏汪凯明罗薇高玉巧刘娜娜郭涛周亚彤武迪迪
关键词:沉积环境龙潭组上二叠统四川盆地
渝东南南川地区龙潭组煤储层可压性特征及改造效果分析
2025年
压裂改造是增加煤层气井煤储层渗透率及导流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更好指导渝东南南川地区龙潭组煤层气井开发生产,综合应用测录井资料、工业分析、扫描电镜、光片观察、全岩分析等多种实验手段,基于煤岩孔隙、顶板、底板展布和含气性特征,分析并探讨了煤储层可压性地质特征及其对储层改造的影响。研究表明:(1)煤岩具有“中高演化、中高镜质组、中低灰分”特征,煤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微孔隙和裂隙,有利于气体吸附;煤层分布稳定,底板为铝土质泥岩,顶板为泥岩,局部变为泥质灰岩、灰岩;煤储层及其顶、底板组合模式和顶板矿物组成差异为海陆过渡沉积环境的体现。(2)煤层及顶、底板力学参数及地应力差异大,初步说明可压性较好;三轴应力实验揭示高压力下煤层力学参数会超过顶板,增加压裂风险。(3)受煤系地层沉积条件差异控制,煤层与顶板的岩性组合、顶板矿物组成直接影响了水平井钻井的井壁稳定性,高含黏土矿物的泥岩顶板性脆、易碎、遇水易膨胀,是导致剥落风险的主要原因,影响水平井钻遇率。(4)不规则的天然裂缝会导致压裂窜通和缝高失控;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的规则裂缝有利于人工裂缝扩展,可对储层有效改造。
刘尽贤郭涛周亚彤李东阳金晓波
关键词:龙潭组渝东南四川盆地
常压页岩气藏储量起算标准研究——以渝东南地区武隆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藏为例
2025年
常压页岩气藏与高压页岩气藏在地质特点、生产特征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现行页岩气藏储量起算标准主要是基于页岩气勘探初期投入情况和高压页岩气生产规律确定的。随着渝东南地区武隆、道真等区块常压页岩气的突破,有必要结合常压页岩气的地质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和生产规律等,针对性开展储量起算标准研究。基于盈亏平衡原理,分析了经济参数对起算标准的敏感性,结合常压页岩气生产动态,建立了符合其特征的储量起算标准计算模型。以武隆区块为例,结合技术参数和投资、成本费用、气价等经济参数,开展了不同埋深条件下储量起算标准测算,分析了测算结果变化规律。建议在埋深介于2 000~7 000 m的情况下,常压页岩气单井储量起算标准介于2.0×10^(4)~5.5×10^(4)m^(3)/d。常压页岩气藏储量起算标准的研究对规范的修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有利于推动四川盆地外部常压页岩气藏探明储量的新增和规模建产。
陈玲孙伟周亚彤
关键词:渝东南
滨里海盆地东南部盐上层系油气运聚规律与成藏被引量:23
2010年
从纵向上、平面上的差异性出发,通过研究滨里海盆地东南部盐上层系油气藏的成藏特点和分布规律,指出盐上层系油气运移具有以下5个明显特征:①盐体活动形成的"有效盐窗"是盐上层系获得油气的重要途径;②盐上层系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分别在二叠纪—三叠纪、三叠纪末—早侏罗世沉积时期、中侏罗世—白垩纪,三叠纪末期成藏期最重要;③油气在平面展布分带性强,总体趋势是盐丘核部仅发育K1、J2稠油油藏,向盐丘侧翼盐檐部位及盐间分别发育T2气藏、油气藏和T1、P2油藏;④后期的保存条件是形成盐上优质经济油气储量的关键;⑤盐岩边部的盐檐部位稳定的侏罗系覆盖之下的三叠系背斜、断背斜圈闭,是盐上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张建球米中荣周亚彤饶轶群
关键词:滨里海盆地油气运移聚集成藏模式
延川南煤层气田动态特征和SEC动态储量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煤层气的SEC储量评估难点是:①煤层气的产量变化有其不同于常规油气的特点;②不同煤阶煤层气的开发规律存在差异。研究表明:深层高阶煤层气与浅层低阶煤层气在评估参数上差异很大。粉河盆地浅层低阶煤层气在评估参数上表现出上产快、峰值产量高和递减大的特点,而延川南深层、高阶煤层气则表现为排水达产时间较长、峰值产量较低和递减小的特点。总结出“三段式”产量预测模式的3种类型和4个亚类。对于I类,采取完整三段式预测,上产时间为28个月,稳产气产量850 m^3/d,稳产期一年,递减率25%。对于IIa亚类,产量已超过封顶产量,目前产量稳定,采取两段式预测,稳产期半年,递减率25%;对于IIb亚类,排采时间长,目前产量稳定,虽未达到封顶产量,采取两段式预测,稳产期半年,递减率25%。对于IIIa亚类,产量已超过封顶产量,目前产量在下降,采取一段式预测,递减率25%;对于IIIb亚类,整体上产量在上升,但在评估基准日前产量出现下降,采取一段式预测,递减率25%。利用该方法和评估参数进行的自评估结果与外方评估结果误差在±10%,证明该方法和评估参数适用于延川南深层、高阶煤层气SEC储量评估。
周亚彤
关键词:煤层气开发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勘探潜力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构造、演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生储盖组合、圈闭特征、气藏特征,最后总结了气藏富集规律和指明下步有利勘探目标区。本区发育山西组、太原组煤层和暗色泥岩两套有利烃源岩。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河道砂体发育,主要呈北西向展布,形成山西组自生自储和下石盒子组下生上储两套生储盖组合。气藏展布受砂体分布控制,总体向西部、深部含气性变好。山二段Y6井区和Y20井区、盒八段底块砂岩Y3p1井区和Y14井、盒六段主力砂体Y3井区和Y3p3井区是下步有利勘探目标区。
周亚彤朱桂生王蕴
关键词:勘探潜力上古生界致密砂岩鄂尔多斯盆地
滨里海盆地TKW油田油气成藏模式被引量:2
2011年
在分析研究本区石油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围绕盐窗和盐构造这两个影响盐上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建立了本区三叠系油藏"盐下生成、盐窗沟通、盐边盐间输导、盐檐聚集、后期保存"的成藏模式。本区南北两个巨大的盐窗为三叠系油气的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三叠系末期形成的南北两个盐檐部位的断鼻、背斜构造带位于油气运移的主要路径,储盖配置良好,侧向遮挡条件具备,后期保存条件好,应是首选的勘探目标区。
周亚彤
关键词:油气成藏模式盐构造滨里海盆地
中国南方煤层气主要地质特点、勘探开发进展及策略
2025年
【目的和方法】中国南方多、薄煤层叠置条件下煤层气资源丰富,是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区,近年来煤层气产业取得长足进展,但要实现全面效益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为进一步助推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总结南方煤层气主要地质特点,梳理勘探开发现状与进展,基于存在问题提出开发对策。【结果】结果表明:南方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煤层层数多而薄、累厚大、中−高热演化、高含气,深部高饱和、富含游离气;构造条件与煤体结构复杂”典型特征。勘探开发经历了资源调查与技术借鉴(1989−2009年)、技术探索(2010−2020年)与技术升级及深部煤层气攻关(2021年至今)3个阶段,当前正处于南方深部煤层气地质理论认识提升、适应性有效支撑压裂技术升级优化阶段,有望支撑南方煤层气快速发展。【结论】针对南方煤层气地质特点,提出“加大地震勘探投入,优选构造稳定区,边评价边建产,井组式滚动开发;优化产层组合实施多层大规模压裂合采;优选主力煤层实施水平井分段压裂;加快深部煤层气勘探评价”4项开发建议。发挥多煤层优势、实施有效支撑压裂改造、加快深部煤层气地质评价与选区是南方煤层气走向规模化开发的重要途径。
郭涛周亚彤金晓波高小康彭兴平
关键词:多煤层地质特点勘探开发
滨里海盆地Bikzhal西北块油田石油地质特征和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1
2013年
Bikzhal西北块油田位于滨里海盆地南部,是近年在Adaiski区块中发现的侏罗系油田。原油性质好,原油密度为0.83g/cm3,产量高,油藏压力稳定,日产油100t,稳产3年。储集岩为三角洲相石英砂岩,物性好,孔隙度平均值为35.26%,渗透率平均值为913.83mD。侏罗系上部发育近60m泥岩层,配合反向断层的遮挡,形成良好的上封侧堵型断块圈闭。合适的埋深、合理的储盖组合条件、反向断层上盘良好的岩性界岩条件、优越的烃源与盐窗条件是控制Bikzhal西北块侏罗系成藏的主要因素。
周亚彤
关键词:石油地质特征成藏主控因素滨里海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