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护理
  • 3篇放疗
  • 2篇蛋白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三维适形
  • 2篇适形
  • 2篇腺癌
  • 2篇免疫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1篇低强度脉冲
  • 1篇低强度脉冲超...
  • 1篇低强度脉冲超...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多西他赛
  • 1篇亚群

机构

  • 10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天津市第四中...
  • 1篇锡林郭勒盟医...

作者

  • 10篇李静
  • 4篇郁志龙
  • 3篇王利华
  • 3篇李戎霞
  • 2篇乌晓礼
  • 2篇林宇
  • 2篇宝莹娜
  • 2篇额尔德木图
  • 1篇孙晓革
  • 1篇郁圣陶
  • 1篇秦晓玲
  • 1篇李琼
  • 1篇蓝鹏
  • 1篇许晨
  • 1篇张继红

传媒

  • 4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作用评价
目的分析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患者使用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4月-2022年4月的BC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A组(35例,联合使用环磷酰胺、多西他赛,不...
李静李戎霞
关键词:环磷酰胺多西他赛乳腺癌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赫塞汀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应用及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分析
目的:分析赫塞汀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配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双盲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7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化疗不良反应、心理痛苦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
李静李戎霞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化疗护理效果
甲状腺手术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综合观察
2021年
研究个性化护理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价值。方法:2019 年3 月 -2021 年 2 月本科接诊甲状腺手术病患 74 例,随机均分 2 组。研究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住院时间,研究组(5.19±1.14)d,比对照组(8.64±1.36)d 短,P < 0.05。针对 SDS 和 SAS 评分,研究组干预后分别是(38.31±3.16)分、(39.92±4.07)分,比对照组(46.73±5.24)分、(47.23±5.64)分低,P < 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 0.0%,比对照组 10.81% 低,P < 0.05。结论:于甲状腺手术中用个性化护理,利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并发症的预防,及负性情绪的缓解。
李静李戎霞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并发症甲状腺手术住院时间
应用CBCT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
目的:通过由图像引导的加速器配备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了解本中心现有的定位方式引起的临床上的摆位误差,指导制定放射治疗计划过程中的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外放范围...
乌晓礼王利华李静
关键词:鼻咽癌锥形束CT图像引导摆位误差
内蒙古地区蒙汉族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内蒙古地区蒙汉族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放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及TNF-α、IL-1β、IL-6、IL-10含量的变化,并探讨放疗对内蒙古地区蒙汉NSCLC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10~2017-10期间就诊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放疗的NSCLC病人共60例,其中蒙古族病人20例,汉族病人40例。采集放疗前后病人血清,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IL-10含量,统计分析放疗前后蒙汉族之间各免疫指标的差异以及同一民族内部各指标的改变与放疗的关系。结果:对蒙汉族NSCLC病人放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进行分析,发现放疗前蒙古族病人的NK细胞计数高于汉族病人的NK细胞计数,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8),其余检测指标在蒙汉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疗后分析发现,汉族病人IL-1β水平高于蒙古族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是其他免疫指标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对蒙古族NSCLC病人放疗前后自身机体免疫指标的检测发现,与放疗前相比较,在放疗后病人的Th细胞计数(P=0.013)和Th/Tc细胞比率(P=0.049)均降低,血清中IL-6(P=0.003)、IL-1β(P=0.001)、IL-10(P=0.001)的表达也降低。在汉族NSCLC病人放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分析后发现,其治疗前后总Th细胞(P=0.002)、IL-6(P=0.001)、IL-10(P=0.004)变化改变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通过检测内蒙古地区蒙汉族NSCLC病人放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IL-10的表达,证实蒙汉族NSCLC病人免疫功能具有差异,同时放疗对蒙汉族NSCLC病人免疫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放疗对两者之间不同免疫通路的影响机制。
宝莹娜黄丛秀林宇额尔德木图秦晓玲王利华李静郁志龙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汉族
宫颈癌放射治疗中两种体外照射方法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宫颈癌放射治疗中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在靶区剂量及危机器官受量上的差异性,为临床上选择何种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0例宫颈癌病人分别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计划设计,比较计划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强治疗计划的靶区最大、最小剂量均高于三维适形计划所受剂量,且具有统计学差异。适形指数(Comformal Index,CI)IMRT明显好于3D-CRT,均值相差近1倍,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基本一致,没有统计学差异。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小肠和双侧股骨头的高剂量(46Gy)曲线包绕的体积IMRT计划均低于3D-CRT计划,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30Gy)曲线所包绕的体积对直肠、小肠和双侧股骨头在两种治疗方式下很接近,没有显著差异。对膀胱依然是IMRT治疗受量较小。结论:调强放射治疗比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优势明显,但需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乌晓礼王利华李静郁志龙张宝帧许晨
关键词: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治疗
组织间插植放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复发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研究白蛋白紫杉醇联合三维组织间近距离放疗治疗复发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的术后、同步放化疗后、单纯放疗后复发的宫颈癌患者18例,给予白蛋白紫杉醇周方案化疗8次,联合三维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对于放疗野外复发、放疗间隔1年以上的患者给予再次外照射治疗。随访两年,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完成治疗,随访时间截止至2024年2月29日,随访期9~83个月。治疗后6个月ORR为94.4%(17/18)(CR+PR)(complete response,完全缓解;partial response,部分缓解),中位OS为36.5个月,中位PFS为30.5个月。Ⅲ~Ⅳ级不良反应:骨髓抑制83.3%(15/18),放射性直肠炎72.2%(13/18),放射性膀胱炎50.0%(9/18)。结论白蛋白紫杉醇联合三维组织间近距离放疗患者耐受性好,可完成全程治疗,ORR、PFS和OS结果较满意,复发病灶区域数量是PF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Ⅲ-Ⅳ级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和放射性直肠炎为主,但对症治疗后可缓解,不是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整体治疗有效且安全。
马晓钰张继红黄丛秀李静张薇麻芳孙晓革
关键词:复发宫颈癌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髁突软骨细胞炎症状态的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 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白介素-1β制造的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炎症模型中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磷酸化的表达变化。方法 二次酶消化法分离髁突软骨细胞并完成鉴定。将分离出的大鼠髁突软骨细胞随机分为3组,加入3种不同浓度的IL-1β处理并进行Ⅱ型胶原与MMP-1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筛选出最佳致炎浓度。再次将所提取的大鼠髁突软骨细胞随机分为3组:NC组、OA组、LIPUS组,处理后对Ⅱ型胶原、p38、p-p38、ERK1/2、pERK1/2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成功提取大鼠髁突软骨细胞。(2)IL-1β:10 ng/mL组Ⅱ型胶原表达量降低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3表达量升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OA组与LIPUS组Ⅱ型胶原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p38、ERK1/2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OA组与LIPUS组p-p38、p-ERK1/2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二次酶消化法成功提取大鼠髁突软骨细胞。(2)10 ng/mL为IL-1β最佳致炎浓度。(3)LIPUS处理可减少炎性髁突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的降解,抑制了MAPK通路相关因子p38、ERK1/2的磷酸化。
李静丁思琪蓝鹏李琼
关键词:低强度脉冲超声波髁突软骨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MAPK通路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并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45例,处方剂量6MV-X95%计划靶体积(PTV)45Gy,每次1.8Gy;分25次,或62Gy,每次2Gy;分31次,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4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率为11.1%(5/45),部分缓解(PR)率为66.7%(30/45),稳定(SD)率为15.6%(7/45),病情进展(PD)率为6.7%(3/45),总有效率为77.8%(35/45)。全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3%、36.1%和15.8%,中位生存时间为14.7个月。放疗后放射性肝病(RILD)发生率为2%。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可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郁圣陶李静郁志龙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
PBK/TOPK通过改变糖酵解关键酶表达水平增加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细胞中PDZ结合激酶(PDZ binding kinase,PBK)/T-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来源的蛋白激酶(T-cell-originated protein kinase,TOPK)能否通过影响糖酵解关键酶表达改变放射敏感性。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敲低LS174T细胞中的PBK/TOPK表达水平。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BK/TOPK、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和己糖激酶(hexokinase 2,HK2)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敲低PBK/TOPK的表达后细胞克隆形成集落较小较少。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 time-PCR实验发现:单纯给予8 Gy照射后,细胞中GLUT1相对表达量至48 h最低,72 h呈现升高趋势;HK2相对表达量则呈现完全相反的变化,在48 h表达量最高;PBK/TOPK单纯敲低组,GLUT1相对表达量至48 h最低,72 h呈现升高趋势,HK2相对表达量则呈现完全相反的变化,48 h表达量最高;敲低PBK/TOPK联合8 Gy照射组中,GLUT1相对表达量在48 h内呈现升高趋势,并于48 h达到顶峰,72 h出现降低趋势,而HK2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为随着时间逐渐降低。结论:敲低PBK/TOPK能够增强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糖酵解关键酶GLUT1及HK2的表达呈现完全相反的变化有关。
郭佳星王振堂林宇王雨哲额尔德木图李静郁志龙宝莹娜
关键词:糖酵解葡萄糖转运蛋白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