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麻疹
  • 1篇流脑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脑脊髓...
  • 1篇麻疹病
  • 1篇麻疹病例
  • 1篇麻疹监测
  • 1篇麻疹监测系统
  • 1篇脑脊髓膜炎
  • 1篇C群
  • 1篇C群流脑

机构

  • 3篇滁州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张勇
  • 3篇穆娟娟
  • 2篇韩茂昌
  • 2篇程德惠
  • 1篇姚红
  • 1篇王计争
  • 1篇陈德惠
  • 1篇宋光军
  • 1篇黄卓君

传媒

  • 3篇安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滁州市2004~2005年C群流脑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 研究滁州市C群流脑的流行特征与控制措施,为今后C群流脑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05年度流脑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流脑患者中检出5例C群Nm,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检出4株C群Nm;在地区分布中,南谯区乌衣镇中学发生5例C群流脑为局部爆发,其余为散发病例;病倒中学生占71.42%,10~20岁年龄组占71.42%;有A群流脑疫苗免疫史占82.14%,有5例流脑A+C二价疫苗免疫失败。结论 C群流脑病例来势凶猛,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接种A群流脑疫苗不能阻止C群流脑流行;为防止发病控制疫情扩散,应对20岁以下人群和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等易感群体提供免疫保护。
韩茂昌程德惠宋光军张勇穆娟娟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滁州市2000-2004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2006年
目的研究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监测与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4年所有麻疹个案调查资料及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558例麻疹疑似血清标本中,麻疹IgM(+)263份,标本阳性率47.1%;全市年平均发病率1.77/10万;以春夏两季为发病高峰;5-14岁年龄期发病占57.9%;确诊病例中有咳嗽、卡他症状、结膜炎3项典型症状者只有53.6%。结论滁州市处于高度散发与偶然局部爆发的麻疹流行态势。加强麻疹监测力度,实施强化免疫策略是今后的工作方向。
韩茂昌穆娟娟张勇陈德惠黄卓君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2002~2006年滁州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滁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促进麻疹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滁州市麻疹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资料,统计、分析麻疹流行特征,并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效果和防控措施。结果2002~2006年5年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2.65/10万。2006年麻疹发病率由2005年的7.59/10万降至1.77/10万,低于5年间平均发病率。麻疹的发病高峰正常年份在3~6月份。暴发流行年出现3~7月份、10~12月份两个高峰,分别占当年病例总数的56.00%、40.60%。574例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21.08%,免疫史不详的占60.10%。小于8月龄儿童麻疹病例占5.05%。32例8月龄~1周岁的病例中无免疫史占68.75%。结论及时有效接种MV,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现行的麻疹疫苗初始免疫程序有必要进行调整。
程德惠张勇王计争姚红穆娟娟
关键词:麻疹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