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利辉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烯丙基醚化程度对BMI改性PF模塑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先将线性酚醛树脂(PF)烯丙基醚化,再用双马来酰亚胺(BMI)改性烯丙基醚化的线性PF(AEN),得到AEN/BMI共聚物(BAN),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化时间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分别分析了BAN的结构和固化工艺,测试了不同烯丙基醚化程度的BAN模塑料的耐热性、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固化剂为六次甲基四胺时,模压温度为160℃、后处理工艺为140℃/1 h+150℃/1 h+160℃/2 h、烯丙基醚化程度为36.5%时,BAN模塑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 袁利辉王汝敏胡睿王道翠
- 关键词: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模塑料
- BMI改性酚醛树脂模塑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一步法合成了BMI(双马来酰亚胺)改性PF(酚醛树脂),通过FT-IR(红外光谱)法、1H-NMR(核磁共振氢谱)法、凝胶时间和DSC(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分析了改性树脂的结构和固化温度,并分别以HMTA(六次甲基四胺)和PO(过氧化物)作为固化剂对不同BMI含量的改性PF模塑料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BMI改性PF在较高温度时才能固化,固化剂种类和BMI含量对改性PF模塑料的性能影响较大;以PO作为固化剂和引发剂时,相应模塑料的综合性能相对更好。
- 袁利辉王汝敏胡睿王道翠
- 关键词: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模塑料
- 烯丙基酚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改性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 2013年
- 用环氧树脂和二烯丙基双酚A(DP)合成了3种新型烯丙基酚氧树脂,测试了该树脂改性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及黏度特性,探讨了后处理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树脂具有良好的2韧性和耐热性,冲击强度达到了22.31kJ/m,HDT仍有224℃,后处理使得体系耐热性大大提高,韧性略有降低。
- 胡睿王汝敏王道翠袁利辉
- 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烯丙基化合物增韧改性
- 烯丙基酚氧树脂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体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以新型烯丙基酚氧树脂作为BMI(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剂,制备相应的改性树脂,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跟踪了该改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探讨了活性稀释剂D和后固化工艺等对该改性树脂的黏度、凝胶时间、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当n(活性稀释剂D):n(BMI)=10:100时,改性树脂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其冲击强度为30.52 kJ/m^2、弯曲强度为157.1 MPa和HDT(热变形温度)为224℃;加入适量的活性稀释剂D,可明显降低体系的黏度、提高改性树脂的韧性;后处理工艺可以明显提高改性树脂的耐热性,当后处理工艺为"220℃/2 h→240℃/2 h"时,改性树脂的HDT达到了314℃。
- 胡睿王汝敏王道翠袁利辉
- 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活性稀释剂烯丙基化合物增韧
- 硼含量对改性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以硼酸作为高羟甲基低游离酚PF(酚醛树脂)的改性剂,制备相应的BPF(硼改性酚醛树脂)及其模塑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对BPF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凝胶化时间、固化工艺条件、热性能和模塑料的性能等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w(B)=9%时,BPF及其模塑料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其固化工艺为160℃/20 min,后处理工艺为"140℃/1 h→160℃/1 h→180℃/2 h";与纯PF模塑料相比,BPF模塑料的马丁耐热温度(196℃)提高了42℃、弯曲强度(111.8 MPa)提高了21.9 MPa且冲击强度(18.50 kJ/m2)也有所提高。
- 王道翠王汝敏杨莹胡睿袁利辉
- 关键词:硼酚醛树脂模塑料硼酸硼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