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婷婷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鼎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无痛人工流产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医院行无痛人工流产的8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2组丙泊酚使用剂量、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并比较;并根据2组孕妇的疼痛分级情况对比疼痛程度;详细记录2组孕妇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丙泊酚使用剂量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孕妇疼痛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1)。结论无痛人工流产中使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的可行性较高,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麻醉诱导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马海燕詹峰马婷婷
-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地佐辛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诱导
-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的疗效及对sFlt-1和sEng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的疗效及对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和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0月于福建省福鼎市医院进行治疗的子痫前期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0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sFlt-1、sEng)水平、超声血流参数[子宫动脉平均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S/D)]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常规组的75.00%(χ^(2)=8.362,P=0.00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0周后,2组患者血清sFlt-1、sEng水平与PI、RI、S/D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或P<0.01);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8%(1/48),低于常规组的14.58%(7/48)(χ^(2)=4.909,P=0.027)。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管内皮损伤,改善血流动力学,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马海燕马婷婷张文娟
- 关键词:子痫前期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黄体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对凝血指标、P选择素、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黄体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对凝血指标、P选择素(CD62P)、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0月福建省福鼎市医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90例,采用计算机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黄体酮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D62P、相关激素[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孕酮]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FDP、D-D、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CD62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CG-β、孕酮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降低或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vs. 8.89%,χ^(2)=0.450,P=0.502)。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黄体酮治疗复发性流产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CD62P及相关激素水平,治疗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建议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马海燕马婷婷王曼舒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低分子肝素钠黄体酮
- 低分子肝素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子痫前期的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福建省福鼎市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低分子肝素组和硝苯地平组,每组40例。联合低分子肝素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硝苯地平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血清相关指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甲胎蛋白(AFP)、内源性哇巴因(EO)]、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 d后,2组患者SBP、DBP、24 h UTP及β-hCG、AFP、E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APP-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低分子肝素组降低或升高的幅度大于硝苯地平组(P均<0.01);2组患者PT、APTT均较治疗前延长,TT较治疗前缩短,Fib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低分子肝素组延长、缩短或降低的幅度大于硝苯地平组(P均<0.01);联合低分子肝素组与硝苯地平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vs.7.50%,χ^(2)=0.556,P=0.454)。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子痫前期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尿蛋白含量及β-hCG、PAPP-A、AFP、EO等指标水平,促进其凝血机制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马婷婷马海燕彭宁
- 关键词:子痫前期低分子肝素硝苯地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妊娠相关蛋白-A内源性哇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