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勤旭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形状记忆
  • 2篇形状记忆合金
  • 2篇形状记忆效应
  • 2篇记忆合金
  • 2篇合金
  • 2篇FE-MN-...
  • 1篇退火
  • 1篇退火温度
  • 1篇热循环
  • 1篇记忆效应
  • 1篇淬火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文玉华
  • 2篇彭华备
  • 2篇余勤旭
  • 2篇胥冬琴
  • 1篇李晓兰

传媒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热循环对Fe-Mn-Si-Cr-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电阻法和O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温度区间的热循环对Fe-14Mn-5.5Si-8Cr-5Ni合金微观组织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98 K~353 K、520 K、773 K和77 K~773 K热循环1次后,合金形状回复率均大幅度提高;298~773 K循环5次后的形状回复率提高了26%,77~773 K热循环5次后的形状回复率提高了36%。热循环显著减少了因淬火热应力导致的热诱发ε马氏体量,并且热诱发ε马氏体的逆转变向基体引入了大量的堆垛层错。与固溶态相比,热循环后再变形不仅使α'马氏体的数量显著减少,而且应力诱发ε马氏体以区域化的方式形成,因而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显著提高。77~773 K的热循环比298~773 K的热循环更能显著提高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原因是由于其引入了更多的堆垛层错。
李晓兰胥冬琴文玉华彭华备余勤旭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热循环
退火温度对淬火态Fe-Mn-Si-Cr-Ni合金记忆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淬火态预先存在热诱发ε马氏体的Fe-14Mn-5.5Si-8.0Cr-5.0Ni合金和无热诱发ε马氏体的Fe-19Mn-5.0Si-8.0Cr-6.0Ni合金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存在热马氏体合金的形状回复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500℃附近达到最大值。但无热马氏体存在合金的形状回复率随退火温度的变化却相反,在500℃附近达到最小值;两种合金的Ms温度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500℃附近达到最低。预先存在热马氏体的合金由于退火后Ms温度的降低,减少了热诱发的马氏体量,因而形状记忆效应得到了提高;而无热马氏体存在的合金由于退火后Ms温度的进一步下降,使得应力诱发马氏体转变更不容易发生,因此形状记忆效应反而下降。
余勤旭胥冬琴彭华备文玉华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退火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