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强

作品数:12 被引量:173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疫情
  • 3篇肝炎
  • 3篇病例
  • 2篇发病
  • 2篇肝炎病毒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2篇丙型肝炎病毒
  • 2篇病毒感染
  • 2篇病例对照
  • 2篇病例对照研究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2篇传染病疫情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性病
  • 1篇性病毒性肝炎
  • 1篇疫情报告
  • 1篇疫情报告工作

机构

  • 8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卫生局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大理大学

作者

  • 8篇储强
  • 6篇朱渭萍
  • 4篇吴红岩
  • 2篇薛曹怡
  • 2篇李盛
  • 2篇王晨
  • 1篇潘丽峰
  • 1篇杨琛
  • 1篇赵冰
  • 1篇沈芸
  • 1篇袁政安
  • 1篇杨敏娟
  • 1篇陈红英
  • 1篇陶芳芳
  • 1篇袁洋
  • 1篇陆一涵
  • 1篇马平
  • 1篇姜庆五
  • 1篇孙乔
  • 1篇王勇

传媒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上海市浦东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基因分型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现状,掌握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浦东新区2008-2009年报告的109例HCV感染者(病例组)和109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危险因素,同时利用巢式RT-PCR检测血清HCV RNA,并进行基因分型,最后比较各基因亚型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感染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职业和文化程度构成显著不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血制品使用史(OR=13.97)、创伤性美容史(OR=4.03)和修面/刮胡须史(OR=4.72)是HCV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病例组患者血清HCV RNA检出率为63.83%(60/94),以1b亚型(51.67%)和2a亚型(15.00%)为主;但同时存在1a、3a、3b、6a、6n亚型。其中,1b和2a亚型的感染者年龄较高,且退休人员的比例较高。各亚型患者间,仅创伤性美容史的分布有差异。结论输血/血制品使用、创伤性美容和修面/刮胡须是浦东新区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本地区HCV基因型仍以1b/2a亚型为主,但其他亚型并存,且各亚型的流行特征存在一定差别。
吴红岩陆一涵朱渭萍储强马平李盛姜庆五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病例对照研究基因分型
城市生活污水中腺病毒浓度与病例腺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2025年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不同来源样本中腺病毒的检出情况,初步探讨城市生活污水中腺病毒浓度与病例腺病毒感染的关系。收集2023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污水处理厂、监测哨点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胃肠道感染样本,用微流体芯片检测污水中的腺病毒和急性呼吸道感染样本中的呼吸道腺病毒,通过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腹泻样本中的胃肠道腺病毒。利用不同浓度梯度腺病毒标准品检测结果制作浓度梯度曲线,计算污水样本中腺病毒浓度并与病例检出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期间共采集临床样本5097份,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样本3995份,检出呼吸道腺病毒阳性样本116份,检出率为2.90%(116/3995),急性胃肠道感染样本1102份,检出胃肠道腺病毒阳性样本21份,检出率为1.91%(21/1102)。污水样本357份,检出呼吸道腺病毒342份,检出率为95.80%(342/357),胃肠道腺病毒检出310份,检出率为86.83%(310/357)。城市生活污水中的呼吸道腺病毒和胃肠道腺病毒浓度范围分别在1.09×10^(5)拷贝/L~2.20×10^(7)拷贝/L和2.58×10^(5)拷贝/L~7.10×10^(7)拷贝/L。污水中胃肠道腺病毒的浓度与病例中胃肠道腺病毒检出率呈现正相关。城市生活污水中的腺病毒浓度与病例检出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利用污水监测对病例监测进行补充。
杨泽杨晨光傅慧琴袁洋崔琪奇赵冰刘芳芳杨敏娟杨敏娟薛曹怡郝莉鹏储强潘丽峰
关键词:城市生活污水腺病毒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5—2007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分析被引量:116
2008年
[目的]探讨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手足口病是浦东新区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2~5岁组儿童发病率达1000/10万以上,男性多于女性,5-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在托幼机构易引起爆发。采集疱疹液43份,经RT—PCR检验,17份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阳性率为39.53%,4份为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阳性率为9.3%。[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EV71是近年来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朱渭萍储强王勇沈奕峰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上海市浦东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控制该区丙型肝炎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8—2009年该区传染病网络直报的109例丙型肝炎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和感染危险因素接触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为输血/血制品、手术治疗、修面/刮胡须和修脚史,多因素分析结果为创伤性美容和修面/刮胡须史。[结论]接受创伤性治疗及接触共用器具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通过加强血制品管理、提高人群对共用器具危险性认识等综合性措施开展丙型肝炎防控工作。
储强吴红岩薛曹怡朱渭萍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例对照
温特斯乘法模型在呼吸道症候群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症状监测预测预警方面的应用。方法对症状监测信息系统中采集到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和高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7月~2008年6月门诊就诊中呼吸道症候群数进行建模拟合,2008年7月的数据用来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温特斯乘法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呼吸道症状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与2008年7月的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4.17%。结论温特斯乘法模型能够较好应用于症状监测预测预警,为早期识别异常信号提供科学依据。
孙乔袁政安陶芳芳谢维白云吴红岩朱渭萍储强
上海市浦东新区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储强杨琛吕桦朱渭萍
关键词: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报告工作疾病预防控制
上海浦东新区户籍儿童2002-2008年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2002-2008年浦东新区户籍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传染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 a间浦东新区户籍儿童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 02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88.80/10万;乙类传染病的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由肠道传染病发病为主转变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集中在4-6月,肠道传染病主要集中在8-10月;丙类传染病报告7 757例,发病以2~6岁阶段幼托儿童为主。结论加强幼托机构及中小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的防控已成为浦东新区户籍儿童传染病的防控重点。
王晨朱渭萍储强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儿童
浦东新区1993-2008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对浦东新区1993-2008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ARIMA时间序列模型对发病率进行拟合及预测,为制定今后一段时期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随机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1993-2008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2009、2010年的发病水平预测。结果 1993-2008年浦东新区共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19699人,年均发病率74.21/10万。发病率逐年下降,至2008年全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降至22.10/10万。15岁以下儿童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明显降低,女性儿童已连续2年无病毒性肝炎新发病例报告。乙型肝炎发病占全部急性病毒性肝炎的20.00%~44.16%。甲、乙型肝炎发病率明显下降,丙肝和戊肝呈上升趋势。结论 1993年以来浦东新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丙、戊型肝炎的发病率未见下降现象。在做好甲、乙型肝炎预防工作的同时应重视丙、戊型肝炎的预防。
李盛沈芸储强王晨陈红英吴红岩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肝炎ARIMA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