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奕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翻白草
  • 2篇学成
  • 2篇糖片
  • 2篇金芪降糖片
  • 2篇化学成分
  • 2篇降糖
  • 2篇降糖片
  • 1篇药理
  • 1篇药理活性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皂苷
  • 1篇皂苷类
  • 1篇皂苷类成分
  • 1篇植物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苷类
  • 1篇苷类成分
  • 1篇外翻肠囊

机构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邓雁如
  • 5篇孙奕
  • 2篇张晓静
  • 2篇王颖
  • 2篇丁菲菲
  • 1篇郭利平
  • 1篇牟佳佳

传媒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翻白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翻白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等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翻白草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熊果酸(2)、没食子酸(3)、咖啡酸(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6)、槲皮素(7)、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8)、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9)、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10)、芦丁(11)、鞣花酸-3,3’–二甲醚(12)、鞣花酸-3,3’-二甲醚-4’-O-β-D-木糖苷(13)、鞣花酸-3,3’,4’-三甲醚(14)。结论化合物9、13为首次从翻白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为首次从委陵菜属中分离得到。
牟佳佳邱爽孙奕邓雁如
关键词:翻白草化学成分
近缘植物仙鹤草、委陵菜和翻白草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3种近缘植物仙鹤草、委陵菜和翻白草中芦丁、金丝桃苷、木犀草苷、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6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UHPLC法,并比较3种药用植物鲜品和干品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样品用70%乙醇超声提取0.5 h,采用Acquity HSS T3柱(100 mm×3.0 mm,1.8μm),以0.3%冰乙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 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5℃。结果:3种植物干品中,芦丁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普遍较高,山柰酚含量极低;委陵菜中芹菜素含量达到0.028 mg/g,翻白草和仙鹤草中未检测出芹菜素;仙鹤草中木犀草苷含量较高,而翻白草和委陵菜中木犀草苷含量较低。委陵菜和翻白草的鲜品中6种黄酮总含量高于干品,而仙鹤草反之。结论:3种近缘植物中委陵菜和翻白草的鲜品与干品黄酮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从化学分类角度证实两者更为近缘。该方法简单、快速且高效,应用该方法分析3种近缘植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孙奕王颖谭碧林邓雁如
关键词:仙鹤草委陵菜翻白草黄酮UHPLC
翻白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6年
中药翻白草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含有黄酮、萜类、甾体、鞣质及有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降血糖、抗菌、抗病毒等作用,临床多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该植物组方应用、形态学、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孙奕邓雁如王颖连莉莉
关键词:翻白草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外翻肠囊法研究金芪降糖片的肠吸收特性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金芪降糖片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收集金芪降糖片3种剂量在肠道不同部位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肠囊液样品,用HPLC对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分析,计算各有效成分的累积吸收量(Q)及吸收速率常数(Ka)以分析它们在肠道的吸收特征。结果:可检测到金芪降糖片中的9个成分吸收进入肠囊,分别为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表小檗碱、黄连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金芪降糖片中的9个成分在不同肠段不同浓度下的吸收均为线性吸收,其回归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符合零级吸收,且9个成分的Ka值在不同肠段均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表明其为被动吸收。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实验表明,以金芪降糖片高剂量中绿原酸和小檗碱在120 min的累积吸收量为例,绿原酸在各肠段的累积吸收量分别为:十二指肠,626.9μg;空肠,1 116.8μg;回肠,516.9μg;结肠,215.8μg,小檗碱在各肠段的累积吸收量分别为:十二指肠,178.6μg;空肠,208.6μg;回肠,97.5μg;结肠,66.8μg。说明空肠对各成分的吸收最为明显,其次是回肠,且有机酸类成分的在肠吸收优于生物碱类成分。结论:金芪降糖片中4个有机酸类成分及5个生物碱类成分可吸收进入肠囊,各成分的吸收形式可能为被动吸收。
丁菲菲张晓静孙奕邓雁如
关键词:金芪降糖片
HPLC-ELSD法同时测定黄芪及金芪降糖片中5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黄芪及金芪降糖片中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异黄芪皂苷Ⅱ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Grace Apollo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结果:5种皂苷类成分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105%。运用该方法测定了12批黄芪药材和10批金芪降糖片中5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结论:该实验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简便易行,可用于同时测定黄芪及金芪降糖片中5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
丁菲菲邓雁如张晓静孙奕郭利平
关键词:金芪降糖片HPLC-ELS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