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刚

作品数:2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鞍山市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历史地理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文物
  • 4篇文物普查
  • 3篇遗址
  • 2篇第三次全国文...
  • 2篇辽代
  • 2篇墓地
  • 2篇墓葬
  • 2篇金代
  • 2篇景教
  • 2篇建筑
  • 2篇博物
  • 2篇博物馆
  • 2篇出土
  • 1篇地理志
  • 1篇地名
  • 1篇地名考
  • 1篇异彩
  • 1篇异彩纷呈
  • 1篇音义
  • 1篇源流

机构

  • 26篇鞍山市博物馆
  • 1篇辽宁省文物考...

作者

  • 26篇李刚
  • 6篇张旗
  • 5篇顾玉顺
  • 2篇司伟伟
  • 2篇贾杰
  • 1篇白宝玉
  • 1篇穆启文
  • 1篇辛岩
  • 1篇张桂霞
  • 1篇徐政
  • 1篇齐新宇

传媒

  • 8篇辽金历史与考...
  • 8篇辽宁省博物馆...
  • 1篇北方文物
  • 1篇考古
  • 1篇鞍山师范学院...
  • 1篇海交史研究
  • 1篇大连近代史研...
  • 1篇沈阳故宫博物...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析鞍山地区龟形石上的凹穴岩画
2014年
在鞍山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普查队在本地区发现了许多凹穴岩画,随即组织普查组进行调查。笔者查阅了相关史料,没有发现我省有关于凹穴岩画的任何记载。凹穴岩画的发现填补了我省这一领域考古的空白,它不但是鞍山地区重要的文物遗存,也是辽河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之一。鞍山地区凹穴岩画较其他地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许多凹穴岩画是分布在龟形石上。本文从鞍山地区龟形石上凹穴岩画的分布、特点入手,提出对其所含寓意及形成年代等各方面的认识。
李刚
“析木”音义探究
2011年
海城析(音si)木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析木'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诸多典籍,而作为县名,最早见于《辽史》。'析'为何发si音?'析木'为何意?'析木'作为地名是否在辽以前就已出现?它与史书典籍分野中的'析木'是否有联系?当问及这些问题时,许多人都不禁哑然。本文将通过相关史料,与您共同探究海城'析木'音义之根源。
李刚
关键词:分野音义
对鞍山墓葬出土的陶制十字的探究
2017年
1929年,鸟居龙藏先生所著的《从西比利亚来的满蒙人》一书出版。书中叙述了鸟居龙藏先生从1928年4月12日至7月13日对东西比利亚的调查经过,其中一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鞍山高尔夫球场墓葬所出土的陶制十字等文物。鸟居龙藏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的钱币等文物确定其为辽代墓葬,并认定陶制十字为辽代的景教文物。本文对书中十字墓内容进行翻译,并对文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考释。
李刚翟斯丹
关键词:景教
对金代提点刑狱的几点认识
2019年
提点刑狱一职最初见于宋代,隶属提点刑狱司(又称提刑司),是司法监察机构。金代章宗时期又有设立。王寂在《拙轩集》中也有相关记载。本文结合相关史料,对金代提点刑狱的兴废、职能及其所受的制约进行梳理。
曹国群李刚
关键词:金代
试述与金代澄州有关的六个历史人物被引量:1
2015年
澄州,原为辽之海州,金天德三年(1151)易名澄州。其地界大致与今之海城相若。澄洲下辖临溟、析木两县和新昌镇。本文将从史料入手,通过对与金代澄州有关的六个历史人物王寂、王础、高松、高闾山、蔡硅、乌古论谊的考述,来进一步探究澄州乃至金代更多的历史信息。
李刚张旗
关键词:金代
辽宁省鞍山市调军台墓地发掘简报被引量:1
2016年
鞍山调军台墓地位于辽宁省鞍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千山镇调军台村附近。2012年9月,为配合该地的激光科技产业园工程建设,受辽宁省文物局委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鞍山市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18座,其中土坑墓5座、砖室墓11座、石室墓1座、砖石混筑墓1座。出土器物有陶器、铁器、铜器、琉璃器、铜钱等。
司伟伟顾玉顺贾杰张桂霞辛岩白宝玉白宝玉李刚徐政刘娜穆启文
关键词:砖室墓石室墓汉代
明清牛庄航运:北达开原,南接闽粤被引量:1
2017年
牛庄航运历史悠久,明代牛庄码头一度成为辽东海运物资的储运地。清初,牛庄码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逐步走向繁荣。清中期后,由于辽河下游的淤塞和改道,牛庄码头的功能逐渐褪去,史料中"牛庄"的含义也发生了改变,但其在沟通南北海运及河运过程中曾经发挥过的重要作用仍值得探索。
李刚
关键词:航运闽粤
对辽河鞍山段河道及辽河入海口变迁的探究
2015年
辽河孕育着辽河文明,其河道在历史上受诸多因素影响经常发生变化。尤其是自清代以来,现如今的台安和海城段河堤经常决堤,使河道和入海口有所变换。前些年,因辽河入海口变迁而引起辽河定名的话题,在盘锦和营口两地引起热议,直到2011年才尘埃落定。还原史实,让每个辽宁人全面了解这一历程十分必要。本文将从辽河鞍山段概况、辽东湾的变迁、辽河水患等方面入手,引用有关史料及辽河治水碑文,对辽河鞍山段河道和辽河入海口的变迁过程进行全面的梳理。
李刚
关键词:河道
“展研讲宣”异彩纷呈 免费开放形式多样——以鞍山市博物馆推广“黄瓦窑”为例
2013年
近年来,鞍山市博物馆在免费开放过程中,始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力争把社会效益和群众需求放在首位。尤其是在展现地方历史亮点的工作中,不断追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将以黄瓦窑为例,介绍该馆在推广活动中采取的'展、研、讲、宣'做法。
李刚顾玉顺
关键词:免费开放
甲午战争析木城之战所涉地名考
2019年
1894年12月9日,日军第三师团兵分三路,向析木城进攻。中日双方对这次交战均有记载,但由于地名的变化、道路的改建和新建,及译音的误差等原因,交战中所涉的一些地名和线路已模糊不清。本文从析木城之战的有关史料入手,通过实地调查,对所涉地名进行考证,绘制清军布防和双方交战图、日军三路行军路线图,再现当时的战况。为防止地名再有变化,日后难以寻找,笔者对所涉地名标注出GPS点。
李刚魏多
关键词:甲午战争地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