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考学
-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常温下还原α‑蒎烯制备顺式蒎烷的方法
- 常温下还原α‑蒎烯制备顺式蒎烷的方法,是在乙醇和PEG介质中,NaBH<Sub>4</Sub>还原α‑蒎烯制备顺式蒎烷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易行,无需外加热源,能耗低,无需外源氢,安全性高,并且α‑蒎烯转化率可达...
- 李考学刘美芳郭蒙刘传超王康
- 一类力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类力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力致变色材料是具有通式I结构的化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化合物具有研磨变色特性,从610nm红移到了653nm,在研磨‑熏蒸和研磨‑加热过程中,由于分子在晶态和无定型之间变化,导致发光颜色...
- 刘美芳李考学代斌王林同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高固态发光性能的面手性[2.2]环仿有机小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固态发光性能的面手性[2.2]环仿有机小分子、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有机发光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高固态发光性能的面手性[2.2]环仿有机小分子,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Image file="ZY_...
- 张梦媛辛春玲宋明君李考学
- Cu/Mn共掺杂的CoO/Fe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Mn共掺杂的CoO/Fe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电催化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铁网载体的清洁;2)FeO薄膜的制备:采用电沉积法,电解液为FeSO<SUB>4</SUB>溶液和...
- 王海泉台夕市张洪艳庞艳张华香韩立坤郭蒙曹祯李考学
- 常温下还原α-蒎烯制备顺式蒎烷的方法
- 常温下还原α‑蒎烯制备顺式蒎烷的方法,是在乙醇和PEG介质中,NaBH<Sub>4</Sub>还原α‑蒎烯制备顺式蒎烷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易行,无需外加热源,能耗低,无需外源氢,安全性高,并且α‑蒎烯转化率可达...
- 李考学刘美芳郭蒙刘传超王康
- 文献传递
- 一类力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类力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力致变色材料是具有通式I结构的化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化合物具有研磨变色特性,从610nm红移到了653nm,在研磨‑熏蒸和研磨‑加热过程中,由于分子在晶态和无定型之间变化,导致发光颜色...
- 刘美芳李考学代斌王林同
- 文献传递
- 气相色谱法研究实验室煤油热裂解制丙烯工艺
- 2015年
- 将气相色谱法用于分析实验室煤油热裂解制丙烯实验中,建立了裂解产物中丙烯的定性及定量方法,实现了该实验教学中分析手段的绿色化改进。通过考察温度、水/油比及投料速度对丙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丙烯的最优化条件为:温度680℃,水/油比1,投料速度0.5mL/min,丙烯产率最高达26.06%。
- 李考学于光松任仰李建
- 关键词:煤油热裂解丙烯气相色谱法
- Fe<Sub>2</Sub>O<Sub>3</Sub>-La<Sub>2</Sub>O<Sub>3</Sub>-Rh<Sub>2</Sub>O<Sub>3</Sub>@HNi<Sub>x</Sub>S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Sub>2</Sub>O<Sub>3</Sub>‑La<Sub>2</Sub>O<Sub>3</Sub>‑Rh<Sub>2</Sub>O<Sub>3</Sub>@HNi<Sub>x</Sub>S复合...
- 王海泉张洪艳庞艳张华香郭蒙韩立坤李考学
- Fe<Sub>2</Sub>O<Sub>3</Sub>-La<Sub>2</Sub>O<Sub>3</Sub>-Rh<Sub>2</Sub>O<Sub>3</Sub>@HNi<Sub>x</Sub>S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Sub>2</Sub>O<Sub>3</Sub>‑La<Sub>2</Sub>O<Sub>3</Sub>‑Rh<Sub>2</Sub>O<Sub>3</Sub>@HNi<Sub>x</Sub>S复合...
- 王海泉张洪艳 庞艳张华香郭蒙韩立坤李考学
- 基于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被引量:5
- 2019年
-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相连,培养出适应发展需要的掌握现代化知识、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实现知识、思维、素质和能力的个性化构建和系统性提升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优化重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初步有益的探索实践,有利的推进了教学改革,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所取得的初步成效表明;改革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以往课程体系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王素青孙晓日冯一民李考学辛春玲宋明君
- 关键词:复合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