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典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大学生
  • 3篇思政
  • 3篇思政课
  • 2篇思政课程
  • 2篇课程
  • 2篇教师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模式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理想
  • 1篇大学生理想信...
  • 1篇大学生网络
  • 1篇大学生网络行...
  • 1篇新任
  • 1篇信念
  • 1篇信念教育
  • 1篇学生网络
  • 1篇职高
  • 1篇融汇
  • 1篇融通

机构

  • 6篇广西幼儿师范...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作者

  • 6篇陈典
  • 2篇陈鹤松
  • 1篇牛志鹏

传媒

  • 2篇高教论坛
  • 1篇广西青年干部...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时代人物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学生创造精神培育现状及对策
2024年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创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大学生创造精神培育现状,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创造精神培育对策,包括优化高校培育长效机制、深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学生知行内生动力三方面。
陈典
关键词:大学生教师队伍
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思路
2015年
在当今信息社会,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已然成为展现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致使反理性、反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等在网络文化中盛行。因此以后现代主义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既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原因所在,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将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陈典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大学生网络行为
广西爱国主义文化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探析
2017年
广西爱国主义文化资源遍布全区,将广西丰富的爱国主义文化积淀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具体细化,是广西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理论延伸;它具有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和教育结果的针对性。广西爱国主义文化教育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它是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载体和精神需求,也是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便捷之路。
陈典牛志鹏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乡土教育
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被引量:9
2020年
阐释了“一课三融”教学模式的内涵,探析了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学模式构建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思政课程的改革、大学生就业择业的现实诉求,辨析了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学模式构建的阻滞因素是全员育人环境不理想、教师和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并探索提出高校思政课程“一课三融”教学模式构建的多维路径:重构“一课三融”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实现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深度融合;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同效应;建立“一课三融”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陈鹤松陈典
关键词:思政课程教学模式
高校新任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2024年
随着思政教师队伍的扩招,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是新时代加强思政课教师队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点 带面,通过调研、听课、座谈等调研方法分析高校新任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现状,主观层面存在知识素养不深厚、业务能 力不精湛、职业态度不积极、个性特征不突出等问题,客观层面存在学校制度建设有待完善、教师队伍质量有待加强、高 水平教研成果较匮乏等问题,并从学校制度的建设完善及教师主体的自主发展两个方面提出高校新任思政课教师胜任 力提升路径研究。
陈典
关键词:胜任力
课赛融合: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探究
2021年
阐释了“课赛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探析了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困境,原因是“课”“赛”“业”衔接不畅、“学”“与”“思”内力不足、“教”“评”“创”动力不够等因素限制,并探索出高职高专思政课“课赛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多维实施路径:整合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日常教学和专业性比赛相融合,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实践教学品牌,完善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陈典陈鹤松
关键词: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