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阳

作品数:2 被引量:46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动因
  • 1篇动因机制
  • 1篇流线
  • 1篇建筑
  • 1篇建筑师
  • 1篇交通流线
  • 1篇赫尔辛基

机构

  • 2篇重庆大学

作者

  • 2篇刘春阳
  • 1篇杨培峰
  • 1篇钟纪刚

传媒

  • 1篇山西建筑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外收缩城市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46
2017年
收缩城市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中国在经历快速城镇化发展后,部分地区也开始出现收缩,但中外收缩城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从收缩城市的复杂属性出发,提取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为主要研究要素,对中外收缩城市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在动因机制方面,去工业化是引发早期西方城市收缩的核心因素,区域性去工业化引起山西等地区城市收缩;全球化引发西方单一产业地区收缩,在中国表现为资本向沿海地区集聚,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人口迁移;郊区化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心城市及地区人口流失、内城收缩,在广义郊区化进程下中国的城市中心与郊区中心共同发展;(2)在表现特征方面,国外收缩城市普遍为中度收缩,处于收缩后期,中国普遍为低度收缩,处于收缩初期;国外房屋空置体现"真实"收缩,中国房屋空置在村镇层面体现"真实"收缩,大中城市出现"虚假"收缩;国外收缩集中在区域中心地区及城市,空间分布呈"中心空洞,边缘丰满",空间规模呈"人口流失—空间收缩",中国收缩集中在区域村、镇等边缘地区及县级市,空间分布呈"中心丰满,边缘空洞",空间规模呈"人口流失—空间扩张"。
刘春阳杨培峰
关键词:动因机制
赫尔辛基派建筑师克里斯蒂安作品浅析
2009年
简介了赫尔辛基派和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并以芬兰驻瑞典大使馆建筑设计为实例,从项目背景、基地条件、交通流线、景观视线和细部等不同角度对其设计进行评析,思考如何将本土地域性风格融入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中。
钟纪刚刘春阳
关键词:交通流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