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一凡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系膜
  • 2篇小儿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炎
  • 2篇儿童
  • 2篇肠系膜
  • 2篇肠系膜淋巴结...
  • 1篇医药治疗
  • 1篇止痛
  • 1篇止痛方
  • 1篇止吐
  • 1篇治疗小儿
  • 1篇中医
  • 1篇中医疗法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治
  • 1篇中医药治疗
  • 1篇小儿肠系膜淋...
  • 1篇理气

机构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中医医...

作者

  • 3篇封玉琳
  • 3篇李一凡

传媒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年份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理气止痛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理气止痛方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脾虚夹积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理气止痛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疗程为4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腹痛消失时间及肿大淋巴结的纵径、横径。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儿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肿大淋巴结纵径、横径均显著回缩(P<0.05),且治疗组患儿的肿大淋巴结纵径、横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腹痛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理气止痛方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小肿大淋巴结。
李一凡封玉琳
关键词: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
董氏指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80例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观察董氏指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董氏指压法,对照组予推拿法(选穴脾土、大肠、板门),疗程均为15 d,观察治疗前后每天吐乳次数和吐乳量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9.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吐乳次数、吐乳量较治疗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指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疗效良好,能及时止吐。
李一凡封玉琳
关键词:止吐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5年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学腹痛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痛,或有发热、恶心、便秘或腹泻等,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尤其是7岁以下小儿,男孩多于女孩,冬春季节常见。该病常反复发作,若病程迁延,常致再发性腹痛,伴有食欲不振,严重影响到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彩超的普及应用,其诊断率不断地提高,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1]。
李一凡封玉琳
关键词:淋巴结炎肠系膜儿童中医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