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洋

作品数:4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大学生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自杀
  • 2篇自杀意念
  • 1篇大学生抑郁
  • 1篇大学生自杀
  • 1篇大学生自杀意...
  • 1篇抑郁
  • 1篇社会支持
  • 1篇高校
  • 1篇北京高校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篇和红
  • 3篇杨洋

传媒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学生抑郁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被引量:48
2015年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抑郁和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的自杀干预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北京地区6所高校抽取的1 1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对影响大学生抑郁及自杀意念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有398名大学生存在抑郁状况,占33.56%;307名大学生有自杀意念,占25.89%。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状况、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专业以及专业满意度可直接影响自杀意念,路径系数分别为0.280,-0.105,0.194,-0.102;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宗教信仰、家庭和睦状况、心理服务利用意愿、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以及专业满意度可通过影响抑郁状况而间接影响自杀意念。结论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比例较高。高校应加强自杀预警和干预体系,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和红杨洋
关键词:抑郁自杀
北京地区大学生社会支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帮助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对2011年11月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北京地区6所高校共1 186名在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平均分为(35.81±6.05)分。在3个维度中,客观支持平均分为(7.03±1.84)分,主观支持平均分为(20.94±4.15)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分为(8.04±1.96)分。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独生子女状况、恋爱状况、家庭和睦状况及心理服务利用意愿均是社会支持总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
和红杨洋
关键词:社会支持
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自杀干预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1年11—12月对北京地区6所高校的1186名在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186名调查对象中,有自杀意念者307人,自杀意念平均为(9.61±6.48)分,占25.8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类别、专业满意度、独生子女状况、家庭和睦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学校是否设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是大学生有无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表现为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是艺体类的2.08倍,独生子女中有自杀意念的比值是非独生子女的1.40倍,而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家庭和睦以及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的比例分别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家庭不和睦及学校未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大学生的0.68、0.49及0.59倍。结论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较高,高校应加强自杀预警和干预体系,降低自杀意念,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和红杨洋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