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杰
-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衰竭(ARF)患儿实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的187例ARF患儿临床资料,依据NIPPV治疗的成功与否将患儿分为成功组(n=117)与非成功组(n=70例),采取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对患儿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 MPPV治疗的成功率是62.6%(117/187)。其中成功组实施治疗1小时后的PaCO_2值同治疗前相较明显下降,呈显著差异(t=9.1079,P<0.01),非成功组实施治疗1小时后的PaCO_2值同治疗前相较,无统计学差异(t=1.8167,P>0.05)。经单因素分析,同NIPPV实施治疗后效果相关的因素包括治疗1小时后患儿PaCO_2值(t=-6.295,P<0.05)、APACHEⅡ的评分(t=-6.443,P<0.05)、呼吸指数(t=1.229,P<0.05)、治疗前的PaCO_2值(t=-2.122,P<0.05)、神经源性的肺水肿(x^2=6.869,P<0.05)、间质性肺病(x^2=5.485,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1小时后的PaCO2值(95%CI:0.845~0.958)、APACHEⅡ的评分(95%CI:0.281~0.711)、呼吸指数(95%CI:0.001~0.323)、神经源性的肺水肿(95%CI:4.137~6107.726),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ARF患儿实施抢救应用NIPPV治疗时,需避免或者及时处理能够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 黄斌李贵才杨喆蔡杰吴淑庄
- 关键词: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