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敏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独立坐标系
  • 2篇海潮
  • 2篇海潮模型
  • 2篇CGCS20...
  • 1篇中国近海
  • 1篇时间序列
  • 1篇连续运行
  • 1篇近海
  • 1篇控制点
  • 1篇GNSS
  • 1篇大地控制点

机构

  • 3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作者

  • 4篇陈敏
  • 2篇毛之琳
  • 2篇郭春喜
  • 2篇廖文兵
  • 2篇李东
  • 2篇赵大江
  • 1篇王斌
  • 1篇程传录
  • 1篇史旗
  • 1篇张世娟

传媒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测绘工程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GCS2000与独立坐标系转换模型适用性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针对CGCS2000与城市独立坐标系转换中,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转换模型,使产生的转换坐标具有高精度或者高符合性问题,利用CGCS2000与独立坐标系边长差和方位角差比较方法,分析转换模型特性。并通过实例对常用转换模型进行验证,归纳出模型的适用性,解决坐标转换中不同需求模型选择问题。文中方法对其它坐标转换有一定借鉴作用。
李东毛之琳廖文兵陈敏
关键词:独立坐标系CGCS2000
不同海潮模型对GNSS站负荷位移计算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古登堡平均地球模型和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利用中国近海海潮模型Chinasea 2010、Naoregional1999和全球海潮模型EOT11a,计算中国沿海GNSS连续运行站上的海潮位移负荷影响,并对其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种近海模型分潮波位移负荷差异水平分量大部分为亚mm级,垂直分量普遍为mm级,最大达5.8mm;Chinasea 2010模型比Naoregional 1999模型在中国海域覆盖面积大,2种模型在黄海和东海海域差异较大,在渤海和南海海域差异较小;模型差异与测站位置及潮波频率均有关系,应比较观测资料的负荷改正效果,择优采用适宜本区域的模型。
赵大江郭春喜程传录陈敏史旗
独立坐标系模型对长度变形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海拔较高的城市建立或改造独立坐标系,存在着如何选择模型及各模型对长度变形的影响等问题,通过算例对常见椭球变换和比例缩放模型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归纳出常见模型在不同投影带区域、不同投影面高度对长度变形的影响差异,并得出有益的结论。
李东毛之琳廖文兵陈敏
关键词:独立坐标系CGCS2000
中国沿海不同海潮模型的倾斜负荷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及6种全球海潮模型(CSR4.0,EOT11a,FES2004,GOT4.7,NAO99b和TPXO7.2)和中国近海潮汐资料,计算了我国沿海大地控制点上的海潮倾斜负荷效应。通过标准差、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等综合分析表明,海潮倾斜负荷普遍为10-8rad量级,最大达10-7rad量级。在中国沿海区域,各模型差异较大,应针对不同区域采用更适合本区的模型计算。
赵大江郭春喜张世娟王斌陈敏
关键词:大地控制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