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勇

作品数:30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血管
  • 4篇原虫
  • 4篇疟原虫
  • 4篇青蒿
  • 4篇青蒿素
  • 4篇肿瘤
  • 4篇小鼠
  • 3篇血症
  • 3篇鼠疟
  • 3篇酸血症
  • 3篇尿酸
  • 3篇尿酸血症
  • 3篇免疫
  • 3篇高尿酸
  • 3篇高尿酸血症
  • 3篇伯氏疟原虫
  • 2篇凋亡
  • 2篇冬虫夏草
  • 2篇豆素

机构

  • 30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成都恩威投资...

作者

  • 30篇代勇
  • 8篇徐世军
  • 6篇韩韬
  • 5篇熊敏
  • 5篇孙雪英
  • 4篇徐志慧
  • 4篇王飞
  • 4篇梁昊
  • 3篇张三印
  • 3篇张荫杰
  • 3篇张廷模
  • 2篇巨少华
  • 2篇沈映君
  • 2篇周宇爝
  • 2篇刘蓉
  • 2篇苟玲
  • 2篇曹瑞竹
  • 2篇胡勇
  • 2篇周祖基
  • 2篇祝捷

传媒

  • 4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卫生法制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西医结合研...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皮总香豆素降低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水平及机理研究被引量:36
2010年
目的:研究秦皮总香豆素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氧嗪酸钾腹腔注射复制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秦皮总香豆素(440、220、110mg/kg),观察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鸟嘌呤脱氢酶和腺嘌呤脱氢酶水平。结果:秦皮总香豆素组小鼠的血清尿酸值明显低于模型组,其中以大、中剂量组为佳;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小鼠鸟嘌呤脱氢酶和腺嘌呤脱氢酶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秦皮总香豆素能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其机理可能和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曹瑞竹张三印代勇祝捷
关键词:秦皮总香豆素高尿酸血症黄嘌呤氧化酶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鼠疟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鼠疟模型。方法:采用鼠-鼠间血传、青蒿素剂量递增法对伯氏疟原虫常规株(青蒿素敏感株)进行抗性培育,通过测定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和常规株的ED50,计算抗性指数。结果:从青蒿素起始剂量126.2 mg/kg(相当于1/2 ED50)开始,目前已培育至60代,青蒿素用药剂量达2646mg/kg。第16、24、34、42代及第53代抗性指数(RI)逐渐上升,分别为3.33、8.31、12.41、14.15、15.68。结论:建立了具有中度抗性的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鼠疟模型。
代勇杨叶鹏孙雪英徐诚赵静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
感毒清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考察感毒清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鸡蛋清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法、小鼠棉球肉芽肿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考察感毒清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考察感毒清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抗炎作用研究表明,感毒清颗粒高、中、低剂量均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大、小鼠棉球肉芽肿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结果表明,感毒清颗粒高、中剂量能明显提高小鼠热刺激致痛阈值,显著减少化学刺激致痛的扭体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毒清颗粒具有良好的拮抗急性和亚急性炎症的作用,对慢性炎症无明显拮抗效应,且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熊敏张荫杰徐世军王飞代勇张廷模
关键词:抗炎镇痛药效学评价
浅谈我国治疗疟疾相关药物的发展史被引量:3
2015年
一直以来,疟疾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目前,我国疟疾的发病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此病在非洲等地区仍较流行。研制有效的抗疟药物是众多学者进行临床研究和新药研发的重要课题。自古以来,我国在治疗疟疾方面(从古代发现天然抗疟药物到后来研制人工合成类抗疟药物)就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本文主要就我国治疗疟疾相关药物的发展史做一综述。
韩韬代勇
关键词:疟疾抗疟药青蒿素
中医药针对肝星状细胞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5年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变化,是一种可逆性修复反应,大量研究表明HF进程的中心环节就是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的活化,近年来研究证明抑制α-SMA、TGF-β、PDGF的表达是抑制HSC活化、增殖的重要途径,目前认为活化的HSC主要通过凋亡途径减少,所以抑制HSC的活化与增殖、诱导HSC凋亡是近年来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重点。
梁昊代勇孙雪英徐志慧韩韬
关键词:中医药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
冬虫夏草菌寄主小金蝠蛾人工饲养成虫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2
2012年
小金蝠蛾是冬虫夏草菌的优良寄主之一,人工培育成虫能否正常交尾及产卵直接关系到种源的持续利用,是目前冬虫夏草人工培育产业的制约因子之一。本文通过对人工饲养小金蝠蛾两个世代(R1、R2)成虫的形态、羽化、交尾、产卵、寿命等生物学特征与其野生亲本进行比较,研究人工培育条件下小金蝠蛾成虫的交尾、产卵能力,为人工培育种源及种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小金蝠蛾成虫的平均体长、体重、含卵量、产卵量、寿命均为野生亲本>R1>R2,但在羽化、交尾、产卵等行为上野生亲本与R1、R2不存在明显差异;人工饲养两个世代幼虫的种群增长率分别为177.27%和117.56%,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小金蝠蛾种群可实现持续利用。
向丽陈士林代勇韩开华王强陈学平周祖基叶萌周宇爝
关键词:人工饲养冬虫夏草菌生物学特性种群增长率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立法缺陷与重建被引量:2
2018年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担任着重要的鉴定职能,但是由于其鉴定管辖、鉴定人员构成、鉴定书署名、鉴定人出庭等存在诸多瑕疵,其作为民事证据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一直备受质疑。本文从临床医学的特点和医事法学理论着手,对于现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的立法缺陷进行分析,从法律层面和技术方面提出完善和重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的建议,其目的是促进形成一套与现行司法鉴定互补的具有临床医学鉴定特色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
代勇赵因
关键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细胞凋亡机制影响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4年
青蒿素(artemisinin,ART)是我国科学家在1972年首次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其衍生物主要有青蒿琥酯(artesunate)、蒿甲醚(artemether)、蒿乙醚(arteether)、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等,最初开发运用于疟疾的治疗。
徐志慧代勇孙雪英韩韬梁昊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细胞凋亡机制衍生物菊科植物青蒿琥酯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动物模型研究概况被引量:6
2008年
为进一步研究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形成机制及防治途径,提供一个近于人类尿酸代谢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兹就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动物模型作一综述。参考文献19篇。
王丹张三印代勇秦玉花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痛风动物模型
从冲任督脉论治不孕症被引量:4
2021年
不孕症的发病除与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外,奇经病变亦是重要病机,尤其是冲任督脉。本文在总结古代奇经理论治疗不孕症的基础上,结合近现代奇经用药、内外合治等相关经验,提出了"奇经并治、内外同调"的冲、任、督内外合治不孕症特色疗法,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孕症提供新思路。
张仁彦王钧瑶代勇
关键词:不孕症冲脉任脉督脉内外合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