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安生

作品数:15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城市
  • 1篇远郊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理念
  • 1篇生态敏感性
  • 1篇生态敏感性分...
  • 1篇生态评价
  • 1篇生态用地
  • 1篇湿地
  • 1篇湿地保护
  • 1篇市镇
  • 1篇土地利用
  • 1篇空间结构
  • 1篇交通建设
  • 1篇轨道交通
  • 1篇轨道交通建设
  • 1篇复合生态
  • 1篇产业结构
  • 1篇城市交通
  • 1篇城市生态

机构

  • 4篇常州市规划设...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北京市城市规...
  • 1篇常州市轨道交...

作者

  • 4篇刘安生
  • 2篇赵义华
  • 1篇阳文锐
  • 1篇李锋
  • 1篇宰娟
  • 1篇王如松
  • 1篇唐淑慧
  • 1篇熊侠仙
  • 1篇张炜
  • 1篇张璇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城市规划
  • 1篇都市快轨交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常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社会经济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从社会经济的经济、产业、城镇化和人口、空间结构、交通以及城市生态等几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综合分析,采用计量分析、理论建模分析、案例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系统表达轨道交通对城市社会经济影响的路径和程度。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对常州市经济增长、城镇化和就业贡献均具有正面促进作用;对优化常州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以及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等均有正向带动作用。
胡导云刘安生濮居一赵义华
关键词:轨道交通空间结构城市交通城市生态
基于生态理念的远郊型新市镇的构建——以江苏省常州市雪堰镇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一、生态新市镇构建的必然性 长三角苏锡常城镇密集区历经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原先辉煌一时、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的“苏南模式”也逐渐面临产业等级较低、环境污染严重、占地规模较大、空间组织破碎等问题,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困境,尤其是近期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更是给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因此,笔者尝试以建设生态型新市镇为突破口,谋划城镇发展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与创新制度,推动快速城镇化地区,尤其是生态敏感地带的远郊型小城镇实现科学发展。
宰娟刘安生华新贤
关键词:生态理念远郊产业结构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湿地保护开发利用规划--以常州市宋剑湖地区为例被引量:27
2009年
通过引入生态敏感性指数,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对宋剑湖地区的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划定保护与开发范围。研究认为,需将宋剑湖地区60%左右的区域作为生态保护区和控制开发区,禁止或有限度地开发建设,以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湿地保护的相关措施。
赵义华刘安生唐淑慧张炜张璇
关键词:生态敏感性ARCGIS湿地
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功效评价方法——以常州市为例被引量:18
2013年
生态服务功能的产出是生态服务功效,分为正功效和负功效。快速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导致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生态系统服务负功效逐渐增加。常州是我国东部沿海快速城市化的典型代表,城市化占用生态用地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网格分析法和复合生态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复合生态服务功效的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从正负生态功效两方面评价了当前土地利用的复合生态功效。结果表明当前常州市的土地复合生态服务功效64.5%为正功效,35.5%的土地生态服务为负功效。按照当前的城市发展思路,新的土地利用规划将进一步导致自然生态服务正功效的衰退。该研究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思路与决策依据。
阳文锐李锋王如松熊侠仙刘安生
关键词:土地利用复合生态生态评价生态用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