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珍 作品数:13 被引量:55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术后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入院建档顺序将我院80例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并发症、病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与对照组17.50%比较无显著差异,且无病死病例,与对照组2.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专业度及护理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术后可取得显著护理效果,虽尚无直接数据证实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及病死率,但患者满意度高。 钱珍关键词:脑梗死 脑疝 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探讨血常规联合相关生化指标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筛查及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血常规联合相关生化指标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筛查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洛阳市30例轻症新冠病毒感染者及洛阳东方医院疑似患者2次核酸检测均阴性出院的患者30例;共60例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0~86岁,平均(43.2±12.7)岁,分为确诊组和对照组。收集及研究60例患者的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血管紧张素II、前白蛋白、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衡量淋巴细胞计数及联合生化指标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筛查及诊断,运用Z检验对四种评分系统曲线下面积(AUC)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白细胞、淋巴细胞、血管紧张素II、前白蛋白、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对应的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811、0.837、0.709、0.837、0.911、0.857;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单项评估对新冠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LY联合ACE2、LY联合PA、LY联合LDH、LY联合CRP、LY联合ES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66、0.983、0.998、0.922、0.996,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联合优于单项,联合后对新冠肺炎的评估有较好的临床价值。结论:血常规联合相关生化指标对于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以指导对新冠肺炎的早期诊断。 王帅 张威 张帆 钱珍 王亚如 辛雪萍关键词:血常规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乳酸脱氢酶 遗传代谢性肝病患者临床和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过去20年洛阳市各大医院诊治的遗传代谢性肝病(IML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00~2021年期间洛阳市各大医院诊治的IMLD患者16例,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在16例IMLD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26±15)岁;其中金属代谢障碍性疾病8例(肝豆状核变性7例、遗传性血色病1例),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3例(Gilbert综合征2例、Dubin-Johnson综合征1例),遗传性胆汁淤积症4例【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BRIC)2例、Alagille综合征1例、Citrin缺乏症1例】和糖原累积病1例;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别来自4个家族,主要为ATP7B基因突变;遗传性血色病为HFE基因突变,Gilbert综合征为UGT1A1基因突变,Dubin-Johnson综合征为ABCC2基因突变,BRIC为ATP8B1基因突变,Alagille综合征为JAG1基因突变,Citrin缺乏症为SLC25A13基因突变,糖原累积病为G6Pase基因突变。结论IMLD以肝豆状核变性较常见,大多IMLD的诊断需要依靠临床资料综合和基因检测。 王帅 张威 张帆 钱珍 王亚如 辛雪萍关键词:遗传代谢性肝病 基因突变 FibroScan和APRI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236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根据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将患者按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4组.患者在行电子胃镜检查3d内检测其肝脏硬度值(LSM)和APRI.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绘制LSM、APRI、LSM+APRI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其ROC曲线下面积. 结果 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LSM、APRI、LSM+APR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56、0.900、0.906;中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LSM、APRI、LSM+APR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57、0.924、0.923;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LSM、APRI、LSM+APR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01、0.903、0.901.结论 APRI及LSM+APRI对肝硬化患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王帅 张威 张帆 钱珍 王黎锋 任乐杰 杨松关键词:肝硬化 食管 静脉曲张 优质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钱珍 王帅 陈英英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 颅脑损伤 术后认知 生活质量 FibroScan、APRI及二者联合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预测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 Sca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及其二者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相关性和诊断预测价值.方法将210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根据2015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分为无、有出血组,分别为153、57例;搜集患者在1 wk内的Fibro Scan值[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 S M)]和A P R I值.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LSM、APRI、LSM+APRI对肝硬化患者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并比较LSM、APRI及LSM+APRI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有、无出血组的LSM值分别是28.49 k Pa±9.46 k Pa,22.87 k Pa±6.95 k Pa,APRI值分别是2.99±1.11,2.13±1.01,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有无出血风险的LSM、APRI、LSM+APRI的AUC分别是0.669、0.727、0.722,表明APRI、LSM+APRI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结论APRI及Fibro Scan联合APRI对肝硬化患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存在有效的预测价值. 王帅 张威 张帆 钱珍 王黎锋 任乐杰 杨松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 SCAN APRI iMELD评分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人工肝干预时机选择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血清钠年龄模型(iMELD)对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评估及在人工肝干预时机选择中的作用。方法:149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按照亚太肝脏研究协会建议,分为早(n=59)、中(n=46)、晚(n=44)3期,其中75例行人工肝治疗(人工肝组),74例行内科药物治疗(非人工肝组)。入院时患者均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氨、C-反应蛋白(CRP)、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载量、血清电解质等,计算iMELD分值。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多因素模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ROC曲线表示模型的区分度,约登指数最大法确定截断值,决策曲线采用R4.0.3中Rmda软件包绘制。结果:人工肝组和非人工肝患者的生存率为分别是76.0%和60.8%(P<0.05);iMELD评分每增加1分,死亡的风险增加1.085倍;中期和晚期患者死亡的风险分别是早期的3.545和4.063倍,人工肝组患者死亡风险是非人工肝组的0.235倍;人工肝组iMELD评分峰值为(46.06±9.15)分,非人工肝组iMELD评分峰值为(40.93±1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行人工肝治疗和iMELD的ROC曲线截断值为43.538;DCA决策曲线阈值概率(Pt)为23%~58%时,基于iMELD评分决定是否应用人工肝治疗,净获益高于“全治疗”策略,相当于每100例患者中可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肝治疗最多达12例。结论:iMELD评分越高,死亡风险越高,当iMELD>43.538分时建议积极人工肝治疗,iMELD评分对临床选择合适病例进行人工肝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钱珍 辛雪萍 张威 张帆 尹丹丹 王帅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 截断值 NLR+iMELD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终末期肝病血清钠年龄模型(Integrated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iMELD)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126例HBV-ACLF患者,根据90 d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72例)和死亡组(54例)。收集患者入院时的肝功能、血肌酐、凝血常规、血清钠离子、血常规等并记录年龄、性别等。根据各自的相关指标计算出NLR、iMELD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评分系统与HBV-ACLF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iMEL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NLR+iMELD评分与HBV-ACL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HBV-ACLF患者死亡组的NLR、iMELD评分(3.507±0.726、43.13±7.58)均高于生存组(2.850±0.557、34.08±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NLR的AUC为0.745(95%CI:0.657~0.833);iMELD的AUC为0.792(95%CI:0.714~0.870);NLR+iMELD的AUC相对最高,为0.865(95%CI:0.800~0.930)。结论NLR+iMELD对HBV-ACLF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钱珍 辛雪萍 张威 张帆 王帅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评估 急性胰腺炎患者复发的随访研究及宣教重点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调查随访2011~2015年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3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复发的情况,了解护理宣教的重点及随访的重要性。方法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了解398例急性胰腺炎治愈出院后复发的情况,寻找复发的主要病因,为护理宣教的侧重点提供基础。结果 67例患者(16.83%)再次复发住院,复发第一位的并不是胆道疾病(胆石症、胆道感染等),而是代谢性疾病(高血脂、高血钙等),饮食和酒精也是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对于复发的病人我们应该根据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宣教。 钱珍 王帅 张帆 张威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复发 随访 护理宣教 老年肠白塞病长时间误诊误治反思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肠白塞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肠白塞病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进食后胸骨后、上腹部隐痛7月余入院。曾在多家医院诊治,误诊为胃炎、消化道溃疡、克罗恩病、肠结核,均予相关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查体:口腔可见1处溃疡;上腹部压痛明显;双下肢重度水肿。查便隐血阳性;胃镜示:食管多发溃疡,胃多发性浅表溃疡。追问病史得知,2年前曾有反复口腔溃疡发作,近期视力下降,经专家会诊后确诊为肠白塞病。予甲泼尼龙、沙利度胺、抑酸、护胃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溃疡已基本愈合,进食后胸骨后及上腹部隐痛未复发。结论临床遇及消化道溃疡且有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患者,要考虑到肠白塞病的可能,及时行相关检查,必要时行针刺试验,尽早确诊并治疗,减少误诊误治。 王帅 张帆 张威 钱珍关键词:胃肠道 误诊 胃炎 消化性溃疡 克罗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