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山
- 作品数:22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 气弹簧在骨骼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为了减小上肢运动所需的力矩,在骨骼服的髋关节部位加入了气弹簧。介绍了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开发的骨骼服,重点研究了气弹簧在该系统的应用。介绍了气弹簧的原理并对系统进行了力学分析,对使用气弹簧和不使用气弹簧两种情况下人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气弹簧能够使操作者用很小的力操纵骨骼服的运动,气弹簧在骨骼服中的应用是非常巧妙和有效的。
- 朱宇光杨智勇朱海军张远山
- 关键词:气弹簧
- 太阳能电板自跟踪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保证太阳能电板能够与太阳光保持垂直状态,实现较大的光电转换效率,设计了一种太阳能电板的二维跟踪系统。该系统采用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和光电检测跟踪两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在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的跟踪方法,通过单片机STC89C52来控制两个步进电机转动,使太阳能电板与光线垂直。通过实验仿真和数据分析得出,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且控制方法简单,有利于广泛应用。
- 杨小聪张远山石成成
- 关键词:STC89C52光电转换效率
- 下肢智能携行外骨骼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肢智能携行外骨骼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它具有检测控制系统、腰环、与腰环连接的背架及腿部支撑装置等结构,腿部支撑装置包括依次活动连接的大腿连杆、膝关节连接件、小腿连杆及足部连接件,在膝关节连接件上设有膝关节扭...
- 张远山顾文锦穆国岩杨智勇杨秀霞归丽华朱宇光
- 文献传递
- “三软”煤层放顶煤排头液压支架前梁的设计
- 2008年
- 针对"三软"煤层的特点,分析了放顶煤排头液压支架前梁设计中需解决的架前冒顶和煤壁片帮问题,从提高前梁端部的支撑能力和接顶性能、采用前后铰接式顶梁、铰接可伸缩式前梁等方面,改进前梁的结构设计,并进行强度校核,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 穆国岩张远山
- 关键词:放顶煤排头支架
- 下肢外骨骼服结构的静定设计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肢外骨骼服结构的静定设计方法,按照设定公式进行外骨骼服的骨骼构件和互联件的链接度属性分配设计,并进一步地进行外骨骼服架结构设计,按照本发明方法设计的骨骼服,能使人体链和外骨骼服链组合体满足静定结构关系,...
- 顾文锦杨智勇杨秀霞张远山归丽华张静赵红超
- 文献传递
- 地方高校工科类实验室开放管理探索被引量:1
- 2017年
- 针对地方高校工科实验室的特点,分析了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在体制调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保证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障管理体系,对地方工科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石成成张远山魏广芬杨小聪
-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开放共享地方高校
- 人机外骨骼系统及其力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人机外骨骼系统及其力控制方法,根据所需控制模态的要求,配置足底传感器和外骨骼本身的状态传感器;通过在人机之间安装的多维力传感器,使得外骨骼了解人的意图;通过所述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计算外骨骼各个关节驱动器的控...
- 杨智勇杨秀霞顾文锦张远山穆国岩朱宇光杨侃
- 文献传递
- 外骨骼机器人控制方法综述被引量:25
- 2009年
- 外骨骼是一种结合了人的智能和机械动力装置的机械能量的一种人机结合的机器人,它可以辅助人承受负载,有效增强人的负重能力,帮助人们在各种复杂地形上面行走。外骨骼技术是一种复杂的人机技术,在国际上发展迅速,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介绍了外骨骼技术的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外骨骼的控制目标和各种控制方法,希望引起研究人员对外骨骼技术发展的重视,促进我国在外骨骼领域的发展。
- 杨智勇张静归丽华张远山杨秀霞
- 关键词:外骨骼机器人人机结合
- 空气静压球轴承的腐蚀及防护措施被引量:2
- 2008年
- 气体静压球轴承在试制阶段其储气罐和钢球发生了大面积腐蚀.运用腐蚀原理对气罐和钢球的腐蚀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表面镀锌处理、对压缩空气增加冷干机除湿并加入少量油雾建立防腐油膜等措施,解决了空气静压球轴承的防腐蚀问题.
- 穆国岩张远山
- 关键词:球轴承
- 下肢骨骼服全过程运动控制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实现下肢骨骼服的全过程运动控制,提出了对下肢骨骼服进行分阶段控制的策略。根据人体运动数据将下肢骨骼服的运动划分为摆动阶段和支撑阶段;根据这2个阶段的特点,摆动阶段采用灵敏度放大控制方法,支撑阶段采用位置控制方法,利用脚底压力传感器信号实现两种状态下控制器的切换。分阶段控制策略既利用了灵敏度放大控制的优点,避免了在使用者身上安装传感器的问题,同时又利用位置控制方法解决了模型不确定性较大的支撑阶段的控制。仿真结果证明,在设计的控制器作用下,下肢骨骼服能够准确迅速跟踪人的运动轨迹,并能提供运动所需的大部分力矩。
- 顾文锦朱宇光杨智勇张远山
- 关键词:位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