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强

作品数:23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脂肪
  • 6篇脂肪肝
  • 4篇中医
  • 4篇方药
  • 3篇鼠肝
  • 3篇中医药
  • 3篇胃镜
  • 3篇胃镜检查
  • 3篇无痛胃镜
  • 3篇无痛胃镜检查
  • 3篇慢性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胆汁
  • 2篇胆汁反流
  • 2篇胆汁反流性
  • 2篇蛋白
  • 2篇幽门螺

机构

  • 16篇广州市番禺区...
  • 9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研...

作者

  • 23篇王强
  • 9篇杨钦河
  • 7篇李哲华
  • 6篇王凤珍
  • 4篇甄宝怡
  • 3篇张雁
  • 3篇凌家生
  • 3篇张玉佩
  • 2篇唐海兰
  • 2篇温承远
  • 2篇王文晶
  • 2篇黄进
  • 2篇程少冰
  • 2篇冯高飞
  • 2篇何秀敏
  • 2篇王彦平
  • 2篇邬志坚
  • 2篇谢芳
  • 1篇安云
  • 1篇李智勇

传媒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辽宁医学院学...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治法方药对大鼠脂肪肝Kupffer细胞ERK1/2蛋白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6
2007年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祛湿、综合不同治法方药对大鼠脂肪肝Kupffer细胞ERK1/2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饮食、白酒灌胃复制大鼠脂肪肝实验动物模型,同时给予疏肝、健脾、活血、祛湿、综合不同方药进行干预。12周后以Ⅳ型胶原酶、蛋白酶E联合灌注消化、梯度离心、选择性贴壁分离不同组别大鼠Kupffer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组别大鼠Kupffer细胞ERK1/2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Kupffer细胞ERK1/2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各干预组ERK1/2表达和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疏肝组(柴胡疏肝散:柴胡、川芎、枳壳、陈皮、白芍、香附、炙甘草)、健脾组(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砂仁、山药、桔梗、白扁豆、莲子、炙甘草)ERK1/2蛋白表达和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下降最为明显。结论:在大鼠脂肪肝的形成过程中Kupffer细胞ERK1/2蛋白高表达和磷酸化ERK1/2蛋白高表达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Kupffer细胞ERK1/2蛋白的高表达和磷酸化ERK1/2蛋白高表达可能参与并促进了脂肪性肝损伤,抑制ERK1/2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可能是健脾疏肝等治法方药抗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孟民杰杨钦河王强陈雪梅王凤珍王彦平唐海兰程少冰凌家生温承远谢芳
关键词:脂肪肝
慢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耐量受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耐量受损的情况,进一步明确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提高对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水平。方法选择我院内科门诊2006年1月~2007年6月诊治的66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肝功能正常的非糖尿与诊断内科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糖耐量(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中糖耐量受损患者达57例,占86.4%;而对照组中糖耐量受损患者仅21例,占13.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肝病患者普通存在糖代谢紊乱的状态,与患者的肝功能受损影响了糖代谢有关,是肝源性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重视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监测及干预可以有效预防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
甄宝怡王强
关键词:慢性肝病糖耐量受损肝源性糖尿病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6年
王凤珍杨钦河王强龚理
关键词:脂肪肝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NF-κBp65及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3
2009年
【目的】探讨中医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及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9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组(灌服3.2 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健脾组(灌服10.0 g.kg-1.d-1剂量的参苓白术散)、祛湿组(灌服3.5 g.kg-1.d-1剂量的平胃散)、活血组(灌服7.1 g.kg-1.d-1剂量的膈下逐瘀汤)、综合组(灌服11.9 g.kg-1.d-1剂量的自拟方);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白酒灌胃法复制大鼠脂肪肝实验动物模型,给药12周后处死动物取肝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p65在各组中的活性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每组取3只大鼠分离Kupffer细胞,应用W estern b lot法检测不同组别大鼠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疏肝组、健脾组NF-κBp65阳性表达最低、肝组织脂肪变最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脂肪肝大鼠肝组织NF-κBp65表达强度与其病理学的改变呈正相关(P<0.01)。模型组大鼠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各给药组p38MAP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以健脾组、疏肝组下降最为明显。【结论】抑制NF-κBp65和p38MAPK蛋白及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可能是上述不同治法方药抗脂肪肝作用的机制之一。
杨钦河谢芳王凤珍凌家生王强程少冰唐海兰胡巢凤王彦平孙升云金玲周羽竝陈万群杨环文张玉佩
尿激酶溶栓治疗再发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应用尿激酶静滴溶栓治疗再发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37例急性心肌梗死中发生再梗死的27例患者为治疗组.同期收治的210例初次梗死患者符合溶栓指征的10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同时给予溶栓,保护心功能以及其他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27例患者溶栓再通9例,冠脉再通率33.3%,对照组108例患者中溶栓再通80例,再通率74.1%,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中出现泵衰竭致住院死亡10例,死亡率37.1%,对照组出现泵衰竭致住院死亡21例,发生率19.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再发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早期诊断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再发心肌梗死是使冠脉再通的关键,但预防再发性心肌梗死还需配合其他防治措施。
甄宝怡王强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栓溶解疗法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我院10年成份输血情况统计与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我院10年来临床成份输血的开展情况。方法通过2002年至2011年10年来对我院全部用血进行统计,分析全血、成分血各年份所占比。结果 2002年至2011年10年成分输血分别为23.40%、33.08%、66.52%、97.76%、99.16%、98.65%、100.00%、100.00%、100.00%、100.00%。全血使用量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成分输血的输注量逐年上升到100%。结论善用临床用血统计分析与总结经验,能使临床输血更安全、科学、合理、有效,更便于推广临床成分输血。
曾劲罗树荣李哲华王强
关键词:成份输血合理用血
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核因子(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SH大鼠实验模型,施以造模因素的同时,各用药组大鼠分别灌服疏肝方、健脾方和疏肝健脾合方的高、低剂量进行干预。16 w后,各组大鼠以3%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肝组织TC、TG含量;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NF-κB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组织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血脂及肝脂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0.01),大鼠肝组织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血脂和肝组织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尤以综合方高剂量及健脾高剂量作用最为显著。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SH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杨钦河闫海震张玉佩王强方梅霞韩莉王文晶冯高飞何秀敏黄进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疏肝健脾方药核转录因子ΚB
消化性溃疡单纯修补术后临床疗效的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单纯修补术后加三联疗法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至2007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穿孔64例病人行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术后常规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术后3个月,经电子胃镜检查溃疡愈合率治疗组为95.1%(39/41),对照组为82.6%(19/23);Hp阳性率治疗组为14.6%(6/41),对照组为56.5%(13/23)。术后1年,经电子胃镜检查溃疡复发率治疗组为7.3%(3/41),对照组26%(6/23);Hp阳性率治疗组为48.8%(20/41),对照组为69.6%(16/23)。治疗组的术后溃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安全、操作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如果能接受全程内科治疗,效果满意。
李哲华王强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单纯修补术幽门螺杆菌
胆胃舒膏方联合穴位注射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胆胃舒膏方联合穴位注射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术后BRG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注射组和中药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穴位注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中药治疗组在穴位注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胆胃舒膏方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胃胀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83.33%,穴位注射组有效率90%,中药治疗组有效率96.67%,中药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穴位注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血清胃动素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胃舒膏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患者的症状。
梁镇忠安云郭茹芳陈伟刚黎金桂王强陈冀慧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汁反流性胃炎穴位注射胃肠激素
无痛胃镜检查胆汁反流的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胆汁反流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对48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及中医证型特点,并且对所有患者进行了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快速尿素酶检测。结果:胆汁反流检出率以青年组为最高,明显高于中年组及老年组,青年组中医证型以肝脾不和为最多,青年组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年组及老年组。结论:胆汁反流以青年人发病率最高,其中医证型以肝脾不和为主,其Hp感染率也最高。
王强李哲华张雁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无痛胃镜HP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