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权
-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 CoFe_(2)O_(4)/CoFe_(2)S_(4)活化PMS性能及机理被引量:1
- 2021年
- 通过简单的两步水热法合成CoFe_(2)O_(4)/CoFe_(2)S_(4)复合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物性表征表明,CoFe_(2)O_(4)/CoFe_(2)S_(4)复合物由纳米片和纳米花颗粒混杂构成.与CoFe_(2)O_(4)相比,原位硫化引入轻微缺陷可以增加活性位点,从而促进CoFe_(2)O_(4)/CoFe_(2)S_(4)复合物的氧化还原活性,赋予CoFe_(2)O_(4)/CoFe_(2)S_(4)催化过一硫酸盐(PMS)体系更优异的氧化降解能力.进一步的参数优化实验表明,CoFe_(2)O_(4)/CoFe_(2)S_(4)与PMS体系氧化降解黄连素的最佳条件为1 mg/L CoFe_(2)O_(4)/CoFe_(2)S_(4)、0.8 mmol/L PMS、温度40℃、pH 7.0,该条件下黄连素的降解率在60 min内可达98.4%.CoFe_(2)O_(4)/CoFe_(2)S_(4)循环使用3次后,黄连素降解率依然在90%以上.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表明,CoFe_(2)O_(4)/CoFe_(2)S_(4)与PMS体系产生的主要活性氧化物种为SO^(-)_(4)·和HO·.自由基抑制实验证明,SO^(-)_(4)·是降解黄连素的主要活性物种.
- 赵缘园张国权杨凤林
- 关键词:黄连素
- 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及水处理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6年
-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碳纳米管复合膜由于其结合了膜材料和碳纳米管的优良性能,在水处理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已成为膜分离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碳纳米管的制备和生长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碳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海水淡化、油水分离、重金属离子和新兴污染物去除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对碳纳米管复合膜及水处理研究所面临问题的简要分析,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主要集中在降低通过复合膜成本、膜性能改善和应用拓展方面,使其尽快在环境水处理领域推广应用.
- 董应超马丽宁朱丽栗永利董新法张国权徐晓晨杨凤林
- 关键词:碳纳米管复合膜水处理膜分离
- SNAD-IFAS工艺对污泥消化液的处理效能
- 2021年
- 污泥消化液作为污泥厌氧处理过程的副产物,具有低碳高氮的特点,传统生物脱氮技术难以有效处理。为此,利用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器(IFAS),考察同步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SNAD)工艺对污泥消化液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在进水NH^(+)_(4)-N浓度为400 mg/L、HRT为18 h的最佳运行条件下,SNAD-IFAS系统对NH^(+)_(4)-N、TN与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92.6%、77.1%和69.4%,TN去除负荷为12.4 mg/(L·h)。菌群特性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亚硝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悬浮污泥中,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过程主要发生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HRT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
- 邹瑜邹瑜张国权徐晓晨
- 关键词:污泥消化液
- Fe3O4@ZIF-8/CA电极制备及其对罗丹明B废水降解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Fe3O4@ZIF-8核壳催化剂及碳气凝胶(CA)载体,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曲线等方法对催化剂及载体的性能进行表征,测出材料的形貌、内部结构及比表面积.采用Fe3O4@ZIF-8/CA作为电芬顿体系阴极,碳棒作为阳极,探究不同条件下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降解罗丹明B废水的最适条件是pH为7、电流密度为6 mA·cm-2、催化剂负载量为200 mg、催化剂焙烧温度为750℃,在最适条件下,罗丹明B的降解率在60 min内即可达到95.6%.电极的稳定性测试实验表明,Fe3O4@ZIF-8/CA电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循环使用3次后,罗丹明B的降解率仍可达到91%.采用6 mA·cm-2的最佳降解电流密度对碳气凝胶的H2O2产量进行测定,发现最高产量可达到84.14 mg/L,同时在降解过程的溶液中检测到·OH,由此对罗丹明B的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李丽张国权邢嘉钰杨凤林
- 关键词:碳气凝胶电芬顿
- 掺杂石墨烯气体扩散电极电芬顿氧化降解三氯生废水模拟被引量:6
- 2014年
- 为了解决水中个人护理品难以处理的问题,以具有优良氧还原催化活性的掺杂石墨烯气体扩散电极(rGO/C-PTFE GDE)为阴极,构建了均相电芬顿氧化体系,探讨了石墨烯掺杂量、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rGO/C-PTFE GDE原位生成H2O2的产率和电流效率的影响,确定了电生成H2O2的最优化条件,即石墨烯与片状石墨的质量比为1∶8,电流强度为2.0 mA/cm2,电解液浓度为0.05mol/L。该条件下经180 min电解H2O2积累浓度可达到187.1mg/L。以rGO/C-PTFE GDE为阴极构建了均相电芬顿氧化体系,并应用于含三氯生模拟废水的氧化降解,研究了电解液pH值和外加Fe2+浓度对三氯生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为45 mg/L的三氯生,在pH值为3.0,外加Fe2+浓度0.75 mmol/L的条件下,经过180 min均相电芬顿氧化的处理,73.9%的三氯生可被氧化降解。
- 宋燕陈捷张国权杨凤林
- 关键词:石墨烯气体扩散电极
- SNAD—藻类工艺在污泥消化液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近年来以能源回收和资源循环为主的理念正作为污水及污泥处理领域行业发展的首要衡量目标之一。通过与大连某污泥处理厂现有污泥发酵—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MBBR处理工艺进行对比,对提出的SNAD—藻类耦合工艺的放大实际投产进行了能耗和运行成本分析。结果表明,该耦合工艺可以使污染物得到进一步去除,并在整体系统中基本实现碳、氮、磷资源回收。该工艺单位能耗为2.55 kW·h/m^(3),运行成本为1.94元/m^(3),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显著。此外,通过SNAD—藻类耦合工艺回收污水中能量(CH4)并优化各处理单元运行,产能与耗能的比值为1.05,实现了整套系统能量中和的运行目标。
- 邹瑜邹瑜张国权徐晓晨
- 关键词:污泥消化液能耗
- 蒽醌/聚吡咯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活性被引量:11
- 2007年
- 在水溶液中制备了掺杂蒽醌磺酸盐(AQS)的聚吡咯(PPy)/玻碳复合膜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在pH=5.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性能和动力学.结果表明,与裸玻碳电极相比,PPy膜的存在不仅降低了AQS的反应电位和峰电位差,而且增大了其氧化还原反应的峰电流,H2AQ/HAQ-氧化还原对的电离常数为9.5.AQS/PPy膜修饰电极上氧的还原主要是两电子还原为H2O2的不可逆过程,H2AQ对氧还原反应起主要催化作用,还原过程符合异相氧化还原催化机理.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重现性.
- 张国权杨凤林
- 关键词:聚吡咯修饰电极氧还原电化学电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