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韧
-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肠间质瘤致肠梗阻和消化道出血8例分析及文献回顾被引量:3
- 2012年
-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质干细胞、呈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肿瘤,占全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2.2%(1%~3%),年发病率1/10万~2/10万。本文就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引起消化道症状的小肠间质瘤病例进行总结,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 寇有为杨韧王强
- 关键词:小肠间质瘤肠梗阻消化道出血
- Bortezomib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核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 观察Bortezomib对胃癌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
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Bortezomib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Bortezomib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ortezomib对NF-κB、NF-κB抑制蛋白(IκB)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1)Bortezomib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t=7.418、5.131和6.438,P=0.001、0.001和0.005)。(2)95D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与对照组G2/M期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6.97±11.46)%和(19.17±5.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973细胞没有凋亡峰,与对照组比较,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40.34±13.83)%和(13.10±4.72)%明显增加,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GLC82细胞既没有出现凋亡峰,也没有出现细胞周期明显改变,G2/M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分别为(20.37±6.14)%和(12.15±2.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3)胃癌细胞中均有NF-κB的基础性表达,且胞核中NF-κB的表达水平与胞质IκB的表达水平呈反比。(4)Bortezomib能明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水平,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趋势。不同浓度的Bortezomib作用后,细胞核中NF-κB的表达水平发生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3、4.273、3.841和4.414,P=0.006、0.018、0.026和0.015)。结论Bortezomib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发生,可能是通过NF-κB通路发挥作用。
- 刘威张俊东陈志奇杨韧
- 关键词:胃癌BORTEZOMIB核因子-ΚB
- XIAP、Survivin在胃癌中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对XIAP、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胃癌蜡块标本162例,正常胃黏膜标本45例作对照。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XIAP、Survivin在其中的表达。结果:XIAP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随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明显增高(P<0.05)。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随淋巴转移的产生、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的提高而明显增高(P<0.05)。结论:XIAP及Survivin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抑制凋亡的发生、相互制约,关系密切。XIAP、Sur-vivin各自都可以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
- 寇有为杨韧王强
- 关键词:XIAPSURVIVIN胃癌
- 外科手术后肺栓塞13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10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外科13例术后肺栓塞病人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肺栓塞的经验。结果 13例中10例明确诊断,3例误诊。10例存活,3例死亡。2009年8月始对术前肺栓塞风险评估为中度风险以上的病人,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行预防性抗凝治疗,无肺栓塞新发病例。结论普外科手术后应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对可疑病例应力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术前对病人进行肺栓塞风险评估,术后及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肺栓塞是非常必要的。
- 杨韧王强冯勇林越岳原亦
- 关键词:肺栓塞低分子肝素
- 腹部枪弹伤41例分析被引量:5
- 2003年
- 杨韧张兴亚
- 关键词:开腹探查术下腔静脉损伤腹腔内脏器
-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死亡临床分析
- 1995年
- 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41例,术后死亡9例,4例术后3天内死亡,为急性死亡组;4例术后32~96天死亡,为晚期死亡组;1例术后14天死亡,界于两组之间。急性死亡组的特点:年龄较轻(平均50.75岁;晚期死亡组平均62岁),术前脉搏快(平均127.5次/分;晚期死亡组平均93次/分),胰外器官损害表现明显,术中见胰腺病变重。尽早手术是减少急性死亡的主要手段。晚期死亡原因是胰腺炎迁延、再发,发生胰腺脓肿、出血等并发症。有计划,不失时机再手术,防治并发症,可减少术后晚期死亡。
- 刘德成王永刚乔林杨韧董有靖王克夫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
- 胃癌根治术257例预后多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 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的2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肿瘤大小,并发症、化疗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或P〈0.01) 经Cox模型分析得出4个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按照其价值从大到小排列:淋巴结转移度,肿瘤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P均〈0.05).根据相对危险度Exp(B)可得出结论淋巴结转移度、肿瘤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每增加一个等级,胃癌根治术患者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增高3.374倍,2.337倍,1.657倍,1.580倍.结论 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较多,其中淋巴结转移度对胃癌预后影响最大.
- 刘威杨韧张文涛郭琳
-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