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雷

作品数:27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俄亥俄州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教育
  • 4篇大学生
  • 4篇知识
  • 4篇中美大学生
  • 3篇理教
  • 3篇科学推理能力
  • 3篇高考
  • 3篇高考改革
  • 3篇拔尖
  • 2篇新人
  • 2篇性别
  • 2篇性别差异
  • 2篇应试
  • 2篇应试教育
  • 2篇知识整合
  • 2篇试教
  • 2篇试题
  • 2篇思维
  • 2篇情境
  • 2篇物理概念

机构

  • 24篇俄亥俄州立大...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集美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宁夏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24篇包雷
  • 2篇肖化
  • 2篇蔡天芳
  • 2篇冯秀梅
  • 2篇杨丽佳
  • 2篇王璟
  • 2篇方恺
  • 2篇周少娜
  • 2篇张轶炳
  • 1篇田凌晖
  • 1篇佘子侠
  • 1篇杨长铭
  • 1篇许桂清
  • 1篇潘苏东
  • 1篇余子侠
  • 1篇王笑君
  • 1篇谢丽
  • 1篇马世红
  • 1篇白明侠
  • 1篇胡扬洋

传媒

  • 3篇大学物理
  • 3篇中国考试
  • 2篇课程.教材....
  • 2篇物理教师
  • 1篇物理通报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物理教学
  • 1篇物理与工程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复旦教育论坛
  • 1篇基础教育
  • 1篇物理教学探讨...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教育测量与评...
  • 1篇浙江考试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育强国背景下高考改革促进拔尖创新人才选育的困境与突破
2024年
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亟须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讨高考改革如何促进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新高考改革实施获得诸多成效,但在拔尖创新人才十年选育方面也遇到了困境。通过分析困境和域外经验发现,高考改革促进拔尖创新人才选育具有可能性,且高考改革需要进行系统性改革。据此提出了以改革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为核心,在赋分方式、保障措施以及发挥高校自主招生权等方面的系统性改革思路,以期促进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人才选拔与培养目标。
陈诚包雷
关键词:教育强国高考改革拔尖创新人才
中美大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差异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对中美两国大学生科学推理能力测试数据研究分析,发现两国大学生科学推理总平均成绩虽然近乎相同,但在不同题目维度上和推理方法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学生更擅长与计算和专业知识相关的推理,而美国学生在观察实验、分析证据方面占优势。
张轶炳黄昭白明侠包雷
关键词:中美大学生
“功和机械能”前概念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在建构主义教学视角下,前概念作为新知识的建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了国际科学教育界的持续关注.从前概念、测评工具以及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3个方面对功和机械能概念的研究进行梳理.研究显示,学生关于功和机械能前概念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基本定义、大小、正负(方向)和变化量等方面.为了测量功和能量的前概念,研究者开发了能量和动量概念调查表、能量概念清单和能量概念评估表等测评工具;针对学生的前概念,主要有认知冲突型和脚手架型2种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通过对功和机械能前概念的系统梳理,能够为该主题和其他前概念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从而为素养时代物理观念的培养带来有益启示.
童大振潘苏东包雷
关键词:机械能前概念建构主义物理观念
基于“概念框架”模型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范式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一、基于“概念框架”模型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范式建构(一)“为什么跨”: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是学生跨学科学习的最终目标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知识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然而,碎片化知识的学习无助于学生将所学迁移到新情境中以解决真实问题,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精选学科内容和使课程内容结构化的要求。
叶德伟包雷
关键词:跨学科知识普通高中课程新情境课程内容结构范式建构
基于Clicker的交互式教学对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科学推理能力是当今物理教育研究和实践一个热点,但是教育研究往往更多的关注于科学推理能力的定量评估,极少涉及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利用课堂应答系统(Clicker),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为交互式、探究式的课堂新模式,并选取长江大学二年级理工科8个班级共237名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Clicker教学的4个班级科学推理能力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级,基于Clicker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谢丽杨长铭包雷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科学推理能力
中美STEM教育的目标策略以及发展模式的比较和启示被引量:3
2020年
开展STEM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界的热点,STEM教育以其跨学科融合的特点,帮助学生在打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科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发现,美国开展STEM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增加本土的理工科人才,而中国的理工科人才培养则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当前中国的STEM教育主要方向是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因此中国的教育者需理性看待STEM教育的发展,在借鉴美国STEM教育经验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找到适合中国需求的教育方法。
何敏包雷韩颖杰肖化
关键词:教育目标
“虚拟现实实验”探究学生物理概念认知发展过程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培养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激发认知冲突、主动控制和自主调整实验策略的能力,运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实验手段,设计了前概念测试题、预测题、实验操作题和反思题,并采用视频捕捉软件记录和分析学生对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概念的认知发展过程。
周少娜包雷
关键词:物理概念虚拟现实
中美中学物理教材对比与分析——以“液体压强”为例被引量:6
2021年
液体压强是中学物理重要的知识点。为更有效地进行知识整合教育,帮助学生获得深度概念理解,本文以美国物理教材《物理:原理与应用》(第六版)和国内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对两版教材中液体压强这一章节的知识点编排、学习顺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考题目并对学生和初中物理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本文通过对比两版教材各自的优势及差异,以及对学生问卷和访谈结果的分析,对我国物理教材编写提出几点建议。
何敏聂颖肖化包雷
关键词:液体压强知识整合
美国高校面向职前教师培养的专业伦理课程:发展历程、目标定位与实践路径
2024年
教师专业伦理是对教学所蕴含的价值理性与社会责任的澄清,也是对教学所承载的关系的界明,其在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高校教师教育项目中专业伦理课程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拓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专业伦理课程目标主要聚焦于三大维度:精神之维,致力于教学伦理属性的澄明;知识之维,旨在提升职前教师的教学伦理理论品位;实践之维,旨在激发职前教师伦理自主的活力。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理论与实践互动、职前教师的持续反思以及批判性学习等卓有成效的课程实践路径。美国高校教师教育项目在独立式专业伦理课程的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具有如下借鉴意义:厘清课程现状,凸显专业伦理课程的重要地位;拓宽教学场域,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转化;开展平等对话,提升职前教师的专业伦理自主权。
丁奕田凌晖马世红包雷
关键词:美国高校职前教师培养
中美大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性别差异探讨
2013年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教育领域,尤其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差异就一直是美国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在学生学业成绩、选课情况、科学经历及科学专业人员组成比例等方面统计分析男女生的情况,并从多种角度分析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推理能力则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基石,
冯秀梅包雷佘子侠
关键词:科学知识性别差异大学生教育领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