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梅
- 作品数:71 被引量:18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饲料中的胱氨酸和酪氨酸对马来西亚红罗非鱼体色的影响
- 为了解决红罗非越冬过程中的体色变异问题,本试验研究了在基础饲料中额外添加胱氨酸和酪氨酸对红罗非体色的影响。设置1个对照组和6个试验组,其中基础饲料为对照组,试验组胱氨酸额外添加量为0.1%、0.5%、1%和酪氨酸额外添加...
- 杨杰王兰梅朱文彬董在杰宋飞彪傅建军
- 关键词:酪氨酸胱氨酸体色
- 文献传递
- 鳙长江中下游群体的D-loop序列遗传分析
- 2024年
- 为了探究长江中下游鳙的种质遗传现状,该研究收集了石首(SS)、长沙(CS)、瑞昌(RC)、扬州(YZ)和张家港(ZJG)的长江种群(YR,219尾),对其D-loop序列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NCBI下载整理的珠江种群(PR,213尾)和北美种群(NA,33尾)开展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YR、PR和NA的D-loop序列中分别检测到35、96和11个变异位点,并分别界定37、62和3个单倍型。在长江中下游的5个鳙群体中,单倍型多样性(H_(d))为0.798~0.897,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338~0.00653。长江中下游5个鳙群体间,RC与ZJG(F_(ST)=0.012)和CS与YZ(F_(ST)=0.018)的遗传分化不显著,其余群体间均存在显著遗传分化(F_(ST)为0.031~0.125);群体间检测到不同程度的基因流(N_(m)为3.509~39.993)。基于单倍型网络分析,长江中下游的鳙D-loop序列单倍型存在多个分支,并在群体间存在明显的共享;YR和PR的中心单倍型存在广泛共享,PR的特有单倍型均为外围单倍型,并推测NA的形成存在不同的遗传来源。基于中性检验结果,推测PR在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研究表明,长江和珠江的鳙种群维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奠定物质基础。
- 傅建军朱文彬罗明坤王兰梅董在杰
- 关键词:线粒体DNA种群多样性遗传分化
- 福瑞鲤IGF-3的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研究
- 自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3(IGF-3)基因最近在鱼类卵巢中被发现后,其在性腺中的功能开始备受关注。本试验以福瑞鲤(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首次克...
- 宋飞彪王兰梅董在杰陈兴婷
- 关键词:克隆
- 文献传递
- 锦鲤早期发育过程中色素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变化被引量:7
- 2019年
- 通过显微观察、酶联免疫吸附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探究了红白、红黑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koi)子一代(F_1)早期体色发育过程及不同发育时期色素代谢相关酶(酪氨酸酶、胱氨酸酶)的活性和基因(agouti、mc1r、mitf、tyr)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锦鲤出膜后呈淡黄色半透明,黑色素细胞在出膜8 d后开始出现。胱氨酸酶活性随锦鲤发育呈升高趋势,出膜7 d后显著升高(P<0.05);7日龄仔鱼前,红黑组与红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出膜7 d后红黑组比同时期红白组显著升高(P<0.05)。酪氨酸酶在锦鲤发育过程中也呈升高趋势,但略有起伏,眼色素积累期及出膜23 d后酪氨酸酶活性均比相邻各期高(P<0.05);组间比较发现发育各期红黑组均比红白组高(P<0.05)。表明酪氨酸酶、胱氨酸酶活性变化与锦鲤色素细胞发育存在密切关联。agouti、mc1r、mitf及tyr 4个基因均在原肠期与神经胚期时表达最高(P<0.01),随后均呈下降趋势,表明这4个基因可能在胚胎发育早期的体色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殷浩然罗明坤王兰梅董在杰朱文彬傅建军
- 关键词:锦鲤MITFAGOUTIMC1R
- 一种鱼类产卵池的预设网箱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类产卵池的预设网箱装置,其包括鱼类产卵池及网箱;所述网箱由圆柱形网箱体、密网、系绳及沉底钢管组成,所述圆柱形网箱体设置在鱼类产卵池内部,所述圆柱形网箱体上端边缘设置有若干根系绳,并在所述圆柱形网箱体底...
- 傅建军董在杰朱文彬王兰梅罗明坤
- 一种降低中华绒螯蟹扣蟹性早熟率的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中华绒螯蟹扣蟹性早熟率的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水产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所述氨基酸饲料添加剂按原料干物质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苯丙氨酸38~42%、酪氨酸14~20%、色氨酸6~1...
- 王兰梅徐钢春高建操董在杰
- 鳙goat基因序列特征及其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究鳙的ghrelin O-acyltransferase(goat)基因序列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解析goat基因的潜在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ACE扩增得到goat基因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在早期发育阶段、各组织和冬夏季4个组织(脑、肠道、肌肉和肝脏)中的表达特征进行检测;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解析goat基因在肠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goat基因及通路相关基因的共表达模式。【结果】鉴定得到goat基因cDNA序列全长2255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116 bp,共编码371个氨基酸残基。推导氨基酸序列含7个跨膜结构域,并包含参与催化的天冬酰胺(第251位)和组氨酸(第282位)。同源比对分析发现鳙GOAT氨基酸序列与鲤科鱼类相似度极高。鳙goat基因在早期孵化时和出膜后5 d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下同);成体组织差异表达分析发现goat基因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goat基因在夏季脑、肠道和肌肉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冬季。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goat基因在肠道中表达信号较强,且肠道切片的免疫组化试验显示肠黏膜中存在GOAT与GHRL共定位的阳性信号。goat基因与生长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通路(ko04935)中相关基因存在共表达关系。【结论】goat基因具有MBOAT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可能通过与摄食相关基因(ghrl等)协作来参与鳙摄食调控和生长代谢适应等生物学过程。
- 王盼傅建军束世长朱文彬罗明坤王兰梅董在杰
- 关键词:生长代谢
- 蛋白质水平和混合动物蛋白替代鱼粉水平对花鲈生长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本试验旨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下,研究混合动物蛋白在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替代饲料中低温干燥鱼粉后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混合动物蛋白由鸡肉粉、牛肉骨粉、喷雾血球干燥粉、水解羽毛粉以40∶35∶20∶5的比例组成,分别在高蛋白质水平和低蛋白质水平下替代0、50%、75%和100%的低温蒸汽干燥鱼粉。选取初始均重为(13.3±0.1)g的花鲈72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1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下,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花鲈的末均重、增重率及能量沉积率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体成分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同一蛋白质水平下,用混合动物蛋白替代鱼粉可显著降低花鲈的末均重、成活率、增重率、摄食率、蛋白质沉积率、能量沉积率、脏体比及全鱼粗蛋白质、总能和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升高花鲈的饲料系数和全鱼水分、灰分含量(P<0.05)。蛋白质水平和替代水平对花鲈的生长性能和体成分各指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由此得出,在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下,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花鲈的生长性能,但对体成分指标无显著影响。混合动物蛋白替代鱼粉水平显著影响花鲈的生长性能和体成分指标,混合动物蛋白对鱼粉的替代水平应低于50%。
- 胡亮王兰梅薛敏吴秀峰郑银桦葛红云吴江
- 关键词:蛋白质水平鱼粉体成分
- 一种调控红罗非鱼体色分化的miRNA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红罗非鱼体色分化的miRNA及其应用,属于动物分子生理学技术领域。其所述miRNA为miR‑138‑5p,具体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相较于“粉白”体色红罗非鱼,所述miR‑138‑5p在“黑...
- 王兰梅朱文彬董在杰
- 文献传递
- 不同体色福瑞鲤2号的肌肉品质
- 2024年
- 为探究鲤不同体色个体肌肉品质的差异,本研究以福瑞鲤2号青灰色个体(BG)和全红个体(WR)为对象,通过检测其肌肉色泽、氨基酸、脂肪酸和质构指标,评价这2种体色福瑞鲤2号肌肉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BG的b^(*)值显著高于WR;出肉率以及肌肉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和灰分无显著差异;不同体色福瑞鲤2号的肌肉中均能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10种。甘氨酸(Gly)、脯氨酸(Pro)、组氨酸(His)和半胱氨酸(Cys)在2组间差异不显著,其他氨基酸在2组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两种体色福瑞鲤2号之间ΣEAA/ΣTAA没有显著差异;BG肉豆蔻酸(C14:0)显著高于WR,BG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WR稍高,WR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BG稍高,二者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近;WR的弹性和咀嚼性显著高于BG。研究表明,体色对福瑞鲤2号的肌肉品质有影响。本研究为鱼类肉质性状改良提供基础数据和参照依据。
- 龚雅婷王兰梅朱文彬傅建军罗明坤董在杰
- 关键词:色泽氨基酸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