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作品数:23 被引量:101 H指数:7 供职机构: 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甜菜抗性生理特征的效应 被引量:14 2010年 选用对低磷胁迫抗性各异的3个甜菜品种:品20、品17和品14,在人工培养室内采用沙培试验法,研究了甜菜抗耐低磷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低磷胁迫限制了甜菜对磷的吸收,导致植株含磷量和生物产量显著下降;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品14降幅最大,品17次之,品20最小。与足磷处理(P 100μmol/L)相比,低磷胁迫后甜菜品种间体内抗性生理特征差异显著。其中,品14和品17的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增加;品20的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极显著下降,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不显著。叶片中Mg2+-ATPase活性降低,不同品种降幅各异,从小到大依次为品20<品17<品14,其中品20与后两者间的差异均达显著。品20和品17体内的钙调素(CaM)含量显著增加,而品14变化不明显,其相对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品20>品17>品14,差异显著,与品种自身抗磷胁迫能力顺序一致。不同磷素营养条件对甜菜抵御外界不良环境有较大影响,叶片在受到热伤害时,抗磷胁迫能力较弱的品14和品17在低磷胁迫时质膜损伤率显著增加;而抗磷胁迫能力较强的品20叶片质膜的损伤率显著下降,抗热能力得到改善。 周建朝 林晓坤 王孝纯 邓艳红 王艳关键词:VULGARIS 磷胁迫 抗逆生理 单体附加系甜菜M14与异缘三倍体甜菜(VVC)核型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深入研究和探明单体附加系甜菜M14高频传递的机理,通过压片的方法,利用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测定了染色体的绝对长度、相对长度、着丝点位置、长臂、短臂及臂比。并与异缘三倍体甜菜VVC、白花甜菜及栽培甜菜进行了染色体核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甜菜M14与VVC杂种细胞中附加的白花甜菜染色体绝对长度范围分别为1C:2.82±0.07μm和2.61~3.54μm;普通栽培甜菜绝对长度为1.94~2.89μm,通过实验得出的最终结论是甜菜各物种的染色体是稳定的。附加的一条白花甜菜染色体上的特异基因至使单体附加系甜菜M14的高频传递特性得以表达,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的种间杂交,通过自然重组能够将有益基因导入栽培甜菜中来。实验数据可作为分析及鉴定单体附加系甜菜M14高频传递的重要论据及其深入研究的理论基础。 刘丽萍 王艳 杨峰山 鲁振强关键词:染色体组型 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甜菜根系形态及根分泌物的影响 被引量:9 2011年 选用了3种不同抗磷胁迫能力的基因型甜菜种质材料‘品14’、‘品17’和‘品20’,通过液培和沙培法对低磷胁迫下甜菜根长、根冠比、根系H+及有机酸分泌等形态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磷胁迫对甜菜根系的形态特征影响显著,与正常磷营养水平比,各基因型甜菜的根系长度和根冠比均有显著增加(P<0.05),其中抗磷胁迫能力最强的‘品20’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其他2个基因型;(2)甜菜根系主要分泌草酸、乳酸、马来酸及反丁烯二酸,其中大部分为草酸和乳酸,在低磷胁迫下,只有抗磷胁迫能力最强的‘品20’此两种酸的分泌达到显著增加水平;(3)不同基因型甜菜受磷胁迫后,近根区生长环境变化各异,其中抗磷胁迫能力最强的‘品20’H+的分泌量的增幅显著高于其他2个基因型。 周建朝 王孝纯 邓艳红 林晓坤 林晓坤关键词:甜菜 磷胁迫 根系形态 根系分泌物 五种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对葡萄黑痘病菌的生物测定 2014年 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五种杀菌剂对葡萄黑痘病菌(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12.5%腈菌唑EC,32.5%烯唑醇WP的EC50分别为0.0507微升/升、0.0839微升/升;20%银果WP和20%银泰EC的EC50分别为34.1597微升/升、62.1856微升/升。均高于50%多菌灵WP的生物活性。根据"按比例混合法"复配银泰和腈菌唑,结果表明:银泰和腈菌唑按5∶1比例复配有明显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大于200。按1∶1,1∶2比例复配略有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大于125。 王艳 刘丽萍关键词:银泰 腈菌唑 复配制剂 寒地水稻氮磷钾营养诊断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多点田间生物试验法,在2006—2007年对寒地水稻进行了两年营养诊断技术研究,形成了寒地水稻氮、磷、钾的土壤和植株营养诊断技术与方法。氮素诊断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均以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诊断指标最好;磷素营养诊断在分蘖期土壤全磷和植株全磷均可作为诊断指标,在孕穗期以植株全磷为诊断指标最好;钾素诊断在分蘖期土壤速效钾和植株全钾均可作为这个时期的诊断指标,在孕穗期以土壤速效钾进行钾营养诊断最能反映生产实际。 王艳 王孝纯 邓艳红 周建朝关键词:水稻 营养 3种除草剂对寒地水稻的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寒地粳稻本田使用的除草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3种除草剂2个施用剂量对水稻生理指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对水稻氮代谢、抗逆性、形态特征和产量构成等影响各异,与清水对照比,30%莎稗磷EC显著增加水稻前期MDA含量,并显著降低水稻前期的NR活性、收获期有效分蘖数、穗长和小穗数;60%丁草胺EC和50%丙草胺EC高剂量处理效果相近,均对水稻体内的NR活性、MDA含量影响较小,但显著增加了穗粒数和穗粒重。粳稻本田施用60%丁草胺EC和50%丙草胺EC高剂量处理效果好于30%莎稗磷EC,与后者相比,施用60%丁草胺EC和50%丙草胺EC高剂量可诱导植株的NR、GS、CAT活性显著增加,而MDA含量显著降低,这种效果一直延续到生长后期,使穗长、小穗数、穗粒重及稻谷产量均得到显著增加。 周通 陆文静 王艳 陈书强 张淑华 关世武 王翠关键词:水稻 莎稗磷 丁草胺 丙草胺 生理特征 产量构成因素 寒地水稻不同生态区营养障碍因子研究 2010年 为了明确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的营养障碍因子,采用多点田间生物试验法,于2007年在黑龙江省2个不同生态区(第二积温带哈尔滨呼兰区和第三积温带庆安区),研究全肥区、缺素区等7个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第一限制因子是氮,其次是钾,缺氮时糙米率和整精米率仅为为80.71%和72.58%,缺氮大米因直链淀粉、碱消值的增加而使食味品质明显下降。缺氮也显著降低水稻的分蘖、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子,使其产量仅为5007~6003kg/hm2,与OPT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缺钾同样降低了水稻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水稻营养元素的缺乏和不均衡供给对其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成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应该有效管理好养分资源。 王艳 王孝纯 邓艳红 周建朝关键词:寒地水稻 生态区 埃及制糖业和糖料作物生产现状 2009年 介绍了埃及糖业的发展历史,甘蔗和甜菜的种植区划、栽培方式、农业生产现状、制糖工业布局、加工能力情况等,旨在给我国的制糖工业和糖料作物的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周建朝 邓艳红 王孝纯 王艳关键词:糖料作物 制糖工业 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甜菜的光合特征 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盆栽砂培,在室内人工可控和室外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前期研究已经获得的对低磷胁迫抗性弱(品14)、中(品17)和强(品20)的3类种质材料各1个,进行了长期低磷胁迫(P 1μmol/kg)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甜菜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低磷胁迫显著(P<0.05)降低了甜菜叶片无机磷和叶绿素含量,品20的降幅显著低于品14;2)低磷胁迫对3个品种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P<0.01)的负效应,对胞间CO2浓度的效应因品种而异,与P 100μmol/kg处理相比,品14显著下降,品17无变化,品20显著增加;3)与P 100μmol/kg处理相比,低磷胁迫使3个品种单叶光合速率降幅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各异,品14降幅最大,品20最小,品17居中,且3个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4)不同生长条件使甜菜对低磷胁迫在单叶光合速率方面产生不同的抵抗能力,在室内培养条件下,同样的磷胁迫水平对各品种甜菜光合作用的阻碍均显著小于自然环境;5)低磷胁迫条件下,甜菜各品种在植株磷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单叶光合速率等性状上的抗胁迫指数大小与品种自身的抗低磷胁迫强弱的顺序完全一致,即品20>品17>品14。 周建朝 范晶 王孝纯 王艳 邓艳红 奚红光 於丽华关键词:甜菜 磷胁迫 光合速率 寒地水稻抗氮胁迫能力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充分利用水稻自身遗传特性,减少寒地氮肥施用量,为抗低氮胁迫育种提供依据,采用土培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寒地粳稻110份不同基因型种质材料进行了抗低氮胁迫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材料对低氮胁迫的抗性差异显著,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值,筛选出了抗性强的材料6个,抗性弱的材料8个。分蘖期的单株绿叶数、单株分蘖数和收获期的稻草产量、有效分蘖数、穗长、单穗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及稻谷产量性状对低氮胁迫反应敏感,可作为筛选各基因型水稻抗低氮胁迫能力的性状指标。 周通 王孝纯 王艳 张淑华 王贵强 周建朝关键词:水稻 基因型 氮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