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明
- 作品数:42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CdS纳米晶敏化ZnO/Cu_2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研究CdS纳米晶对ZnO/Cu_2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利用湿化学法在FTO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高度规整的ZnO纳米棒阵列,并用CdS纳米晶对ZnO纳米棒阵列进行敏化;采用磁控溅射法在敏化后的ZnO纳米棒阵列表面沉积Cu_2O薄膜,组装成ZnO/Cu_2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UV-vis)光度计和光电性能综合测试仪对物相、形貌、吸收光谱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ZnO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结构,其直径约80~100nm,长约2μm,棒间距约100~120nm;Cu_2O团簇颗粒直径约为100~300nm,形成致密膜层并紧密覆盖在ZnO纳米棒阵列表面上,构成ZnO/Cu_2O异质结结构;经CdS纳米晶敏化的ZnO/Cu_2O异质结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强度明显增强,其中ZnO+9CdS+Cu_2O异质结性能最好,其对应的太阳能电池在模拟太阳光下,开路电压为0.524V,短路电流密度为7.18mA·cm^(-2),填充因子为41%,转化效率达1.57%。
- 何祖明夏咏梅江兴方唐斌
- 关键词:ZNO纳米棒阵列CDS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 染料敏化Zn<Sub>2</Sub>TiO<Sub>4</Sub>纳米晶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染料敏化Zn<Sub>2</Sub>TiO<Sub>4</Sub>纳米晶薄膜的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该太阳能电池为三明治结构的天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的两边部分别为导电玻璃FTO和对电极,中间两...
- 何祖明夏咏梅唐斌曹先胜黄正逸
- 文献传递
- 一种非晶纳米线与多孔薄膜的原位可操控键合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纳米线与多孔薄膜的原位可操控键合方法,将纳米线分散到具有多孔薄膜结构的透射电镜(TEM)样品上,之后放入TEM中,选取自由端突出到多孔薄膜孔洞中的纳米线片段,在TEM的观察下按“纳米线削尖—纳米线弯钩...
- 苏江滨吉高峰王智伟马骥何祖明唐斌蒋美萍
- 文献传递
- MgB_2掺杂纳米碳的淬熄实验过程研究
- 2016年
- 在锥形石墨模具内成功淬熄了MgB2掺杂纳米碳的实验,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验中不同反应区域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20-650℃时,Mg和B颗粒接触表面发生了渗透方式的固-固反应,Mg的表面层初次形成了MgB2晶核;温度高于650℃时,发生剧烈的液-固放热反应生成了MgB2,并有少量MgB2分解形成MgB4和Mg,同时,有部分碳原子进入到MgB2晶格,替代B的位置,引起晶格畸变,从而产生有效的钉扎中心,并且部分纳米碳以杂相的形式存在于MgB2的晶界中,起到了细化晶粒的作用,增强了晶粒的连接性。
- 何祖明冯旺军江兴方唐斌
- 关键词:微观结构反应机理
- 自蔓延高温合成MgCNi_3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对Mg-C-Ni3元体系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绘出了反应的标准自由焓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绝热温度随Ni含量变化的曲线以及绝热温度随预热温度变化的曲线。分析表明:Mg-C-Ni体系的主要反应是Mg+C+3Ni=MgCNi3;体系的绝热温度随Ni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当预热温度为900K且绝热的条件下,理论计算Ni最佳的含量77.8%;若Ni含量过大,体系的绝热温度小于1800K时,可以适当的提高预热温度,来确保反应的自发进行;预热温度太低时不能点燃反应,预热温度应该大于893K,并且绝热温度随预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何祖明夏咏梅郑明芳李书明
- 关键词:自蔓延高温合成热力学自由焓绝热温度
- Si基SiC薄膜物理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2024年
- 随着微纳电子器件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用Si基SiC薄膜取代SiC体单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与Si基大规模集成电路兼容。文章综述了磁控溅射、分子束外延、离子束溅射、离子注入4种物理制备Si基SiC薄膜主要工艺的研究进展,简单阐述了各种工艺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同时指明了Si基SiC薄膜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 苏江滨朱秀梅季雪梅祁昊潘鹏何祖明
- 关键词:SIC薄膜分子束外延离子束溅射离子注入
- 一种以碳球为模板铈掺杂的钛酸锂核壳型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碳球为模板铈掺杂的钛酸锂核壳型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水热法将Ce<Sup>3+</Sup>掺入钛酸锂的生长在碳球表面上以形成核壳型结构,在没有改变钛酸锂尖晶石结构的前提下减小了钛酸锂材料的晶格常数,此...
- 何祖明申龙宗博石高乐易均林凯
- MgB2掺杂SiC的相变过程
- 用自蔓延法(SHS)在锥形模具内成功淬熄(CFQ)MgB2掺杂8%SiC的反应.对不同温度区域试样的XRD、SEM、ED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27~650℃时Mg和B颗粒接触以扩散方式在表面发生了固一固反应,Mg的表...
- 冯旺军何祖明夏咏梅张爽成金娟
- 关键词:掺杂相变过程
- 文献传递
- 不同溶液中浸泡处理对WO_(3)薄膜的影响
- 2022年
- WO_(3)是一种重要的电致变色材料,可应用于屏幕显示、航天热控及智能窗等诸多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WO_(3)的稳定性不足,这极大地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非晶WO_(3)薄膜,系统研究了在去离子水、盐酸、氢氧化钠、丙酮和乙醇等不同溶液中浸泡处理对WO_(3)薄膜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光学性质和电致变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醇中浸泡后,WO_(3)薄膜有少量溶解,表面形貌无明显变化,微观结构仍然是非晶的;在盐酸中浸泡后,WO_(3)薄膜从氧化铟锡(ITO)衬底上脱落,样品被破坏;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后,WO_(3)与之反应生成晶态Na_(2)WO_(4)。在上述五种溶液中浸泡后,样品的可见光透过率都有所提升,样品的禁带宽度都变宽了。在去离子水、氢氧化钠、丙酮和乙醇溶液中浸泡后,样品的可见光透过率范围为79%~85%,其中WO_(3)的禁带宽度范围为3.22~3.40 eV,在盐酸溶液中浸泡后的样品只剩下衬底ITO,其禁带宽度为3.76 eV。在丙酮、乙醇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后,样品的光学调制均显著,尤其是在乙醇中浸泡后的WO_(3)薄膜以及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后得到的Na_(2)WO_(4)薄膜,它们在676.2 nm波长处的着色态与褪色态的透过率之差均为85%,显示出良好的电致变色特性。
- 祁昊朱秀梅苏江滨何祖明何祖明
- 关键词:稳定性电致变色磁控溅射
- 一种金属纳米针尖的高能电子束原位辐照可控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纳米针尖的高能电子束原位辐照可控制备方法,将表面喷涂有一层金属纳米颗粒的非晶纳米线制成透射电镜(TEM)样品,在TEM中利用高能电子束对纳米线进行聚焦辐照,诱导辐照区域内非晶纳米线材料优先融蒸和径向收...
- 苏江滨潘鹏季雪梅何祖明唐斌郎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