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青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生活垃圾快速生物干化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快速生物干化的方法,将筛除大块杂物的生活垃圾与垃圾生物干化产物和破碎秸秆混匀后堆置于槽式堆肥反应器中,再在垃圾表面覆盖捆扎稻草垫,然后采用定时通风方法供给好氧微生物足够氧气,堆体温度达到高温段(大于...
- 何品晶邵立明张冬青章骅吕凡
- 产物循环对生活垃圾好氧生物处理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为研究产物循环对生活垃圾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水分去除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的产物循环接种比例(30%、10%、无接种)的好氧生物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产物循环接种可提高垃圾中各生物化学组分(总糖、脂类、蛋白质和木质纤维素类)及有机物总体的降解率;接种30%和10%产物组的有机物降解率分别为70%和65%,高于无接种组的63%;接种组的高温(50℃以上)维持时间亦明显延长。产物循环接种对提高水分去除具有不确定性,接种率30%、10%和无接种时,相应的水分去除率分别为60%、61%和62%,单位重量原料的水分去除量为0.401、0.428和0.421 kg/kg,产物最终含水率为60%、59%和55%。
- 邵立明金泰峰何品晶张冬青
-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含水率有机物降解
- 产物接种对生活垃圾水解/好氧复合生物预处理的影响——微生物及水解酶活性变化被引量:4
- 2008年
- 以高含水率混合收集生活垃圾为处理对象,研究了接种和不接种(对照)情况下,水解/好氧复合生物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及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复合生物预处理过程中,产物接种加剧了水解阶段的酸化抑制效应(水解阶段结束时,接种组和对照组的pH分别为5.2和5.9),减少了细菌数量和降低了相关水解酶活性;产物接种可促进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繁殖,提高CMC酶、滤纸纤维素酶的活性,从而有利于难降解生物质的分解;接种组和对照组总水分去除率分别为63.7%和77.7%,产物接种并没有提高复合生物预处理过程的水分去除效率.
- 於林中何品晶张冬青邵立明
- 关键词:生物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微生物
- 通风量和翻堆对生活垃圾好氧生物干化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8年
- 以高含水率混合收集生活垃圾为对象,试验研究了通风量和翻堆对其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量与物料温度及有机物降解率呈反比;水分去除量同时受物料温度及通风量影响,产物含水率最低的适宜通风量为0.064m3/(h·kg);翻堆能进一步改善干化效果,在适宜通风量条件下,每2d翻堆1次,产物含水率为53.7%,水分去除率达0.472kg/kg。
- 韩竞耀何品晶张冬青邵立明
- 关键词:生活垃圾通风量翻堆
- 一种生活垃圾水解-好氧两段生物干化方法
- 一种生活垃圾水解-好氧两段生物干化方法,涉及一种垃圾水分去除和部分生物稳定化的处理工艺,先将生活垃圾堆置于槽式堆肥反应器中,进行长间隔间歇通风,同时将产生的全部渗滤液中和至pH为6.8-7.8后,再回流至槽式堆肥反应器中...
- 何品晶邵立明张冬青章骅吕凡
- 垃圾生物稳定化预处理中填埋污染潜力的变化被引量:12
- 2009年
- 实验测定生活垃圾填埋前生物稳定化预处理过程的相关指标,探讨生物稳定化处理对削减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的作用.结果表明:经44d两阶段(快速降解阶段+后腐熟阶段)生物稳定化处理后,生活垃圾重量减少约70%(湿重).生活垃圾中易降解有机组分明显减少,生物稳定性强的木质纤维素类约占有机物62%(干重);好氧呼吸速率(AT4)下降80%;填埋物的甲烷年排放估算值下降约80%.生活垃圾浸出液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下降达90%以上;总氮(TN)和氨氮(NH4—N)最终质量浓度分别为峰值的60%和20%.说明经生物稳定化预处理后垃圾的填埋污染潜力明显下降.
- 何品晶邵正浩张冬青邵立明
- 关键词:生活垃圾稳定化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