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洁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针灸
  • 1篇多波长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炎症性肠病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针灸临床
  • 1篇针灸治疗
  • 1篇针灸治疗学
  • 1篇色谱
  • 1篇思维
  • 1篇思维取向
  • 1篇托法
  • 1篇脾肾
  • 1篇中西汇通
  • 1篇腧穴
  • 1篇温补
  • 1篇温补脾肾
  • 1篇西学

机构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琼州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杨洁
  • 1篇肖红斌
  • 1篇吴浩
  • 1篇代红雨
  • 1篇张明明
  • 1篇王鸿绪
  • 1篇马燕冬
  • 1篇刘洁

传媒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四川中医
  • 1篇现代中医临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4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模糊方阵的可实现与亚可实现的关系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模糊方阵的可实现与亚可实现的关系。
杨洁王鸿绪
文献传递
西学引入背景下近代针灸临床思维取向和技术特点
2014年
从临床视角对民国时期针灸文献加以研究,发现在西学引入的背景下,近代针灸临床呈现出中西并用的思维取向,表现为在疾病分类命名、病因病理解说、治疗机理阐释等方面,将中医与解剖、生理、神经、内分泌等近代西学知识杂合并用。在操作层面则呈现出新旧并举的技术特点,表现为在施术前准备方面,或提倡消毒,或推崇古法;在取穴方面,或沿袭传统,或依据神经传导等西学知识而自创新穴;在手法方面,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创用新手法或提出新要求等。这些取向和特点对现代针灸学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杨洁马燕冬
关键词:针灸中西汇通腧穴刺灸法
西医引入对民国时期针灸治疗学的影响研究
民国时期的针灸学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针灸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前人已经对民国时期经络学、腧穴学和刺法灸法学做了深入的研究,而对于民国时期的针灸治疗学的研究尚不够充分。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针灸治疗学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将其与...
杨洁
关键词:民国时期西医针灸治疗学
文献传递
银莱汤中主要成分的UPLC多波长宽动态测定及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定量测定银莱汤中10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并用于其质量评价。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波长切换(0~10 min,320 nm;10~16 min,350 nm;16~30 min,320 nm)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30 min内实现银莱汤中10种有效成分的基线分离,10种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检出限为0.0188~0.0750μg·mL-1,定量下限为0.0625~0.250μg·mL-1。检测得到银莱汤中10种成分的平均含量为0.204~38.129 mg·g-1,其中黄芩苷的含量最高,槲皮苷的含量最低。将该方法用于3批样品分析,所测成分含量稳定、一致性好。该文建立的分析指标相对全面、合理可行,能更好地表征及评价银莱汤质量。
郁映婷刘洁白辰赵淑军杨洁吴浩潘绮雪吴浩肖红斌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
代红雨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经验浅谈
2023年
炎症性肠病是累及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中医认为其属“久痢”“肠澼”等范畴,分急性期和缓解期,病机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从中医外科角度出发,根据古代医籍描述和现代内镜、病理检查等微观检查,把外疡的治疗理念引入内疡的治疗,认为其属于中医外科中“肠痈”的范畴。气血的运行变化贯穿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的始终,也是决定其转归的重要因素,确立了“托”法为治疗原则。炎症性肠病缓解期以本虚为主,脾肾阳虚证为主要证型,故温补脾肾为重要治法之一,可改善免疫因子和炎症细胞对肠道黏膜的损伤,纠正肠内菌群失调。
杨洁张明明于道远代红雨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痈托法温补脾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