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娟
-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塔里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015年
- 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会影响到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本文简单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来一些有效的对策。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推进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 温碧华秀梅马丽娟
-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新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 国外不同项目儿童青少年运动员营养研究综述被引量:4
- 2013年
- 耐力性运动员能量消耗大,易产生脱水以及铁和钙等营养素的缺乏,速度与力量性项目中某些有控体重要求的运动员有水和能量不足的情况并影响其正常发育,相对于综合素质要求的同场对抗如足球等项目,合理的糖补充则备受关注,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综述国外研究的发展现状,从力量、速度、耐力和综合项目的角度讨论有关儿童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问题.
- 王锋马丽娟
- 关键词:力量性儿童青少年营养
- 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7
- 2008年
-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不断的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种种新问题,在各个院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这支队伍能否与时俱进,切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将会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成人、成才。
- 马丽娟王锋
- 关键词:辅导员
- 体验式教学法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已成为目前高校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心理状况的特殊性,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上的差异,要求我们在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采取更有利于他们接受和理解的新的教学方法、方式。作者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利用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 马丽娟王锋
-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少数民族大学生
- 论高校辅导员之成长被引量:1
- 2014年
-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但长期从事繁杂且机械的学生工作极易让辅导员们产生职业倦怠和困惑。故而加强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建构高校辅导员成长的有效范式,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现实需求,也是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辅导员自身成长的内在诉求。
- 马丽娟王锋
-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化
- “国之大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研究
- 2025年
- 通过深入分析“国之大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路径,旨在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分析了“国之大者”的文化精髓及其在国家战略中的关键地位,突出其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增进人民福祉中的核心作用。将“国之大者”融入思想政治课的必要性,包括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爱国情怀以及提高教学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案例分析、主题探讨以及实际操作训练三种教学模式,增添了课堂教育的多样性。文章进一步还提出了包含强化课程规划、构建校外实践基地、促进跨学科间合作以及运用信息科技等实践教学路径,目标是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供具体有效的教学革新策略。
- 马丽娟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文化内涵实践教学
- 思想素质教育与新时期班主任工作
- 2005年
- 思想素质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作,对学生的培养、发展、分配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是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 杨斌王小雪马丽娟
- 关键词:思想素质教育班主任思想道德素质
- 文化适应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新疆高校学生群体的民族成分构成比较复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是否对该民族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是否能够对他们在新的文化氛围中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显得尤为关键。同时能否在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采取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愿意接受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新环境,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这都是本文思考的落脚点。
- 马丽娟王锋
- 关键词:文化适应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
- 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 2024年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只有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广泛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的价值共识,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 马丽娟
-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凝聚力文化支撑宣传教育荣辱与共
- 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途径研究
- 2014年
- 理想人格在每一个时代都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创新人格"、"责任人格"、"主体人格"是当代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生活中负面因素的冲击使得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态度、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变化,进而影响着其性格的形成与完善。加之焦躁浮夸、急功近利等青春特质,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遭遇了更为复杂的境遇。探究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理想范式,找准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育路径,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发展的自我诉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
- 马丽娟王锋
-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