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彪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口腔科用辅助咀嚼训练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科用辅助咀嚼训练装置,涉及口腔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基板正面的顶部设置有呈倒U型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内侧设有的一组分隔板分隔成若干个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咀嚼训练组件,连接板的背侧固定设置有呈倒...
- 马永平柴勇王培崔玮马林张红周彪任琳
- 聚左旋丙交酯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外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效果观察及对炎性因子、颞颌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究聚左旋丙交酯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外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颞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13例颌骨骨折,将其中57例采用聚左旋丙交酯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外固定治疗者作为研究组,56例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外固定治疗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口腔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骨痂评分、生活质量、颞颌关节评分。结果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固定情况、咀嚼功能、舒适度、口腔美观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术后6个月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P<0.01)。2组术后3个月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P<0.01)。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1、2、3个月骨痂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2组术后3、6个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颞颌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术后3个月OHIP-14评分、颞颌关节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左旋丙交酯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外固定治疗颌骨骨折,能获得与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外固定相近的治疗效果,且能下调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促进术后颞颌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王培周彪马永平
- 关键词:颌骨折内固定
- 微孔钛网在兔拔牙窝位点保存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兔拔牙窝内植入自体颗粒骨后应用微孔钛网的位点保存优势。【方法】选择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一、第二前臼齿,制备96组拔牙窝,均植入自体颗粒骨。左侧应用微孔钛网后作为实验组;右侧无张力缝合后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6和8周时处死动物,每次6只共24组拔牙窝。通过观察术后软组织愈合情况、最终成骨情况及测量不同时期牙槽嵴高度、宽度减小值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比较两种植骨方法在拔牙窝位点保存中的差异。所有数据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实验组软组织均正常愈合,对照组有3例发生撕裂,2例继发感染;术后不同时期,实验组牙槽嵴高度、宽度减小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微孔钛网可有效预防牙槽骨的吸收;术后第2、4、6周,实验组MOD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骨并应用微孔钛网可加快拔牙窝骨愈合速度。组织学观察示实验组新生骨组织较对照组更成熟。【结论】兔拔牙窝内植入自体颗粒骨后应用微孔钛网有利于拔牙位点的保存。
- 周彪蒋斯李铮高娟王培
- 关键词:拔牙窝位点保存引导骨组织再生
- 微孔钛网应用于犬牙槽骨增量术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微孔钛网在犬下颌牙槽骨增量术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6只成年健康杂种犬,建立双侧下颌牙槽骨缺损动物模型。将每只犬的左侧下颌牙槽骨缺损区作为第Ⅰ组,右侧作为第Ⅱ组。两组均采用GBR+自体骨修复牙槽骨缺损,第Ⅰ组采用微孔钛网,第Ⅱ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观察植骨术后4周、8周、12周时两组大体标本、Masson染色、HE染色、荧光素标记、CT三维重建后骨微结构参数的结果。结果术后12周第Ⅰ组及第Ⅱ组植骨区域表面均形成明显新生软骨组织,移植骨与原骨之间界限模糊,其中第I组新生成骨面积略大于第Ⅱ组,新生成骨形态略优于第Ⅱ组,其它方面大体标本上肉眼观察结果差异不明显,两组牙槽嵴高度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Masson染色及HE染色显示两组均有明显新生骨组织、骨小梁生成。术后12周两组骨矿化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周两组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体积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孔钛网在犬下颌牙槽骨缺损的GBR手术中能获得良好成骨效果,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应用。
- 蒋斯匙莹李晔陈玮璨周彪
- 关键词:GBR骨再生
- 三七总皂苷通过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牙髓炎的抗炎作用
- 2024年
- 目的 探究三七总皂苷对牙髓炎大鼠炎症反应及下游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用脂多糖诱导建立牙髓炎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三七总皂苷组、p38MAPK激活剂组、三七总皂苷+激活剂组、p38MAPK抑制剂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各组给予相应药物7 d后,取牙髓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炎症病变,并进行评分;免疫荧光共定位法检测M1型巨噬细胞(标记抗体CD86)与磷酸化p38MAPK(p-p38MAPK)阳性共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NF-κB(p-NF-κB)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牙髓组织Toll样受体4(TLR4)/p38MAPK/NF-κB通路蛋白、M1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蛋白表达。结果 给予三七总皂苷或阻断p38MAPK通路,均能同等程度的缓解牙髓组织病理损伤,抑制TLR4/p38MAPK/NF-κB通路活化,降低M1型巨噬细胞极化介导的促炎反应(P<0.05)。反之激活p38MAPK,可加重牙髓炎大鼠牙髓组织炎症损伤,且激活p38MAPK可减弱三七总皂对TLR4/p38MAPK/NF-κB通路活化及M1型巨噬细胞极化介导的促炎反应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NF-κB通路活化,抑制M1型巨噬细胞介导的促炎反应,改善牙髓炎大鼠牙髓组织炎症反应。
- 蒋斯周彪李晔匙莹
-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牙髓炎抗炎活性
- 单侧颞下颌关节疼痛TMD患者关节渗出液及髁突髓腔改变的MRI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评价髁突髓腔信号异常、渗出液与关节疼痛的关系。方法利用MRI金标准,对44例单侧关节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88侧关节,完成开闭口矢状位T1W和闭口斜矢状位T2W扫描,以非疼痛侧作为自身对照,利用可视疼痛模拟标尺进行疼痛程度的判定,观察髁突髓腔信号异常、关节渗出液与疼痛的关系。结果44个疼痛关节中,26个关节存在渗出液,占59.1%,其中大量渗出液为4个关节,占9.1%;中等渗出液为9个关节,占20.5%;少量渗出液为13个关节,占29.5%;而44个非疼痛关节中,37侧关节未发现渗出液,7个关节存在渗出液,占15.9%,其中1个关节为中等渗出液,占2.3%;6个关节为少量渗出液,占13.6%。颞下颌关节疼痛与渗出液有相关性(P<0.05)。44个非疼痛关节中影像学表现为骨髓腔信号异常2个关节,硬化型和混合型各1个关节,占4.5%;44个疼痛关节中,11个关节影像学表现为髓腔信号异常,均为水肿型,占25%。颞下颌关节疼痛与髓腔信号异常有相关性(P<0.01)。44个疼痛关节中,无渗出液患者VAS平均值为39.7±22.8,渗出液患者VAS平均值为46.5±25.1,有渗出液患者比无渗出液患者VAS值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个疼痛关节中,骨髓腔信号正常患者VAS平均值为42.6±21.9,骨髓腔信号异常患者VAS平均值为39.5±27.5,骨髓腔信号正常患者VAS值比骨髓腔信号异常患者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状突髓腔信号异常、渗出液与关节疼痛密切相关。
- 赵二军张东妹赵宝琴马永平王培刘芳周彪刘素梅焦国良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疼痛渗出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