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兴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于桥水库
  • 4篇水库
  • 2篇地表水
  • 2篇地表水监测
  • 2篇点源
  • 2篇调水
  • 2篇生态
  • 2篇生态补偿
  • 2篇区域生态
  • 2篇污染
  • 2篇流域
  • 2篇流域调水
  • 2篇密封
  • 2篇跨流域
  • 2篇跨流域调水
  • 2篇非点源
  • 1篇弹簧
  • 1篇点源污染
  • 1篇延迟性
  • 1篇于桥水库流域

机构

  • 7篇天津市环境监...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天滨瑞成...

作者

  • 7篇赵兴华
  • 6篇李泽利
  • 5篇梅鹏蔚
  • 3篇周笑白
  • 2篇卞少伟
  • 2篇李旭冉
  • 2篇张震
  • 2篇陈晨
  • 1篇王秋莲
  • 1篇韩龙
  • 1篇姜伟
  • 1篇王玉秋
  • 1篇邓小文
  • 1篇张亚尼
  • 1篇张环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于桥水库流域污染负荷估算和管理效果评估被引量:4
2017年
于桥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政府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使用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PLOAD,以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不同土地利用的污染物输出系数等作为模型主要输入数据,结合流域现场调查监测等方式,对于桥水库流域的TN和TP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分析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实施不同管理实践下的流域TN和TP削减率。结果表明,于桥水库流域内TN和TP污染负荷分别约为223.4、19.5t/a,分布特点为"南部高于北部,河流和水库沿岸污染较重"。综合管理实践对TN和TP的削减率分别为24.49%、27.23%,其中农村人畜粪便管理、生态移民等的去除效果较显著。
李泽利周笑白赵兴华梅鹏蔚张震王玉秋
关键词:于桥水库非点源污染管理实践
跨流域调水区域生态补偿范围的确定——以于桥水库为例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但可能引发供水区和受水区之间的矛盾。生态补偿可以利用经济学手段协调跨流域调水中不同利益方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范围的划定直接关系着...
周笑白李泽利陈晨赵兴华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于桥水库
文献传递
一种地表水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表水监测装置,包括取样管,所述取样管的中部开有取样腔,所述取样腔的中部插接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中部贯穿开有圆形通孔,所述插接柱的下端固定设有检测头,所述检测头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
梅鹏蔚李旭冉李泽利赵兴华姜伟张震
于桥水库库周坑塘水质调查与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全面掌握于桥水库库周农村坑塘的水质状况、污染负荷量和空间分布特征,于2016年9月采集了46个坑塘水质样品,分析了有机物、营养盐和重金属等15项指标。结果显示:总氮、化学需氧量、总磷、锰、铁、氨氮6项指标超过了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点位超标率分别是100%、67.4%、54.3%、19.6%、8.7%和4.3%;坑塘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负荷量为115.9 t,总氮负荷量为13.3 t,总磷负荷量为1.4 t;使用熵权法对坑塘污染进行综合评价,显示污染较重的区域集中在库区西部的出头岭镇和北部的马伸桥镇。于桥水库库周坑塘污染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加强监管和治理。
李泽利赵兴华赵兴华梅鹏蔚
关键词:于桥水库熵权法
跨流域调水区域生态补偿范围的确定--以于桥水库为例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但可能引发供水区和受水区之间的矛盾.生态补偿可以利用经济学手段协调跨流域调水中不同利益方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范围的划定直接关系着...
周笑白李泽利陈晨赵兴华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环境质量
文献传递
一种地表水监测数据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表水监测数据采集装置,包括采集桶本体,所述盖板下端面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内端固定安装有卡圈,所述盖板下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下端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盖板下端...
梅鹏蔚王秋莲李旭冉赵兴华韩龙卞少伟
文献传递
沙河流域非点源溶解态氮负荷模拟及源解析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通用流域负荷模型(GWLF)对沙河流域2006—2012年的溶解态氮(DN)负荷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来源解析,并基于模型分析了各污染源的季节性差异。模型在沙河流域适用性良好,月径流和DN负荷在校准期和验证期的ENS和R2都大于0.6,模型具备可靠的模拟能力。模拟结果表明,沙河流域DN年均负荷以非点源污染为主,占总污染负荷的82.7%。在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的DN负荷贡献率最大(64.5%),表明人类影响下的农业生产活动是流域非点源污染最主要的来源。同时,沙河流域DN负荷污染源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丰水期地表径流是最主要的污染源(47.0%),而枯水期农村生活污染源(45.0%)和点源(23.1%)贡献相对显著。因此,在制定负荷削减方案时,应考虑氮污染源的季节性。
张亚尼李泽利邓小文赵兴华梅鹏蔚张环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源解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